大学生职业价值观【6篇】

【www.xanzxny.com--毕业实习总结】

大学生是指没有从基础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毕业或者已经从高等教育毕业进入社会的群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篇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根据职业价值观的含义,就培养大学生合理的职业价值观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我国从1999年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持续“扩招”,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学质量也在迅速下滑,导致大学生就业产生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的5.7%,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为30~50%;美国为60%,我国排在世界的倒数位置上。因此,中国的大学生并不是总量绝对过剩,就业难难在局部地区和行业,一些需要大学生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仍然招不到大学生,“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现象仍然普通存在。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某些不当导致了所谓“就业难”的困惑。研究和把握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对其开展针对性的科学职业价值观教育,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职业价值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一、职业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是指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换句话说,价值观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价值观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使之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ProfessionalValues),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者是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个人的择业标准和对具体职业的评价集中反映了他们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的核心是职业需要,并通过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职业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

  职业价值观有以下四个特点:(l)它反映了人们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2)社会职业具有其客观价值,因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3)社会职业的客观价值只有被个人认识到并将其同个人的需要联系起来,成为个人需要的对象时,才以个人职业价值观的形式表现出来;(4)职业价值观受个体人生价值观的制约,是人生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价值取向等的总体看法,反映了大学生的需要与社会属性间的关系,是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极其活跃、极不稳定的部分,直接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活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巨大冲击而呈现特有的变动性。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大学生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由于打破了“铁饭碗”,大学生已经逐渐地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在职业生涯中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1.以个人发展为目标

  “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这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时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而是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注重是否有利于自我的发展,而把对职业的社会声望因素和经济收入的考虑放在次要一点的位置。

  2.以需要因素满足状况较好城市为首选

  从需要理论的角度来讲,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毕业生的主导需要,生存需要是毕业生的第二主导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在以前一些声望地位显赫的单位在经济上却捉襟见肘,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之相比,大学生更加希望选择一些“经济实惠”的工作单位,不再追求“虚名”,而是以讲究“实利”为主。生存需要是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目标,而且是一个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而且它们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大学生的行为中发挥作用的。毕业生在择业取向上优先选择那些经济收入高、工作条件好的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在注重发挥个人才能的同时他们又希望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特区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首选目标,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同时满足大学生的两个需要。

  3.传统职业观念的淡化

  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调查显示,追求社会地位、声望仍然在大学生职业评价中占据较前位次。而据最新调查表明,“单位性质”和“社会地位高”不再象以往那样被看重,反映出一些传统的职业观念己经被大学生扬弃,评价的标准由传统的“社会地位型”向“发挥个人才干型”转变。

  4.大学生择业自主性更为明显

  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自主性已经较为为强烈,他们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出决定。根据社会的需求,许多大学生从入校开始就主动关注就业情况,了解有关政策与整个就业形势,开始结合自己的职业期待,规划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社会实践。这既给高校的就业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提供了契机。

  三、影响因素

  职业价值观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家庭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最早、最经常、最直接。子女首先是从家长的职业活动、长辈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家庭生活条件与气氛,长期耳濡目染,受到关于职业的启蒙教育。长辈们的文化程度、职业种类、生活经历、思想意识等都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着重大误区:(l)在教育方法上,重言教,轻身教。(2)在教育的内容上,重智力,轻素质。(3)重期望,轻培养。一些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作为传统因素仍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取向。

  2.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的主要场所。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第一,学校德育教育体系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第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滞后。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特别是近年来毕业生人员急剧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有的担心不能公平竞争,有的则孤芳自赏,有的则缺乏自信,在择业面前无所适从。而高校的就业咨询体系的建设滞后,目前还没有形成信息化、全程化的指导体系,不能对大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各种职业价值观念问题进行及时指导,从而导致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脱节。

  3.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影响有重要影响。经济体制的改革引发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念。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就业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许多用人单位已经明确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用人单位选人不仅挑剔其学历,而且还要看技术技能、综合素质等要素。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和有外语及计算机特长的毕业生均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对象。这种市场信号引导大学生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大学生中广泛流行的“考证热”、“考级热”正是他们应对知识经济人才模式挑战的回应。

  四、建议

  1.构建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和信息化进程普通高等学校不但要将毕业生择业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而且应该切实加强专职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尽其所能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并与国家和各个省市网络互联互通,加快毕业生就业服务网信息资源建设,尽快实现网上招聘和远程面试,为到基层就业毕业生提供更好更快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

  2.培养正确的择业态度

  “毕业”的“业”是指学业;“就业”的“业’是指职业。“毕业”并不意味着就能“就业”。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就是要引导学生克服坐、等、靠及“一岗定终生”等不良观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大学生应合理定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也应尽快实现从“高级专门人才”向普通的务实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的转变,对自我的精英意识、特殊身份意识应即时消除。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只看重职业本身的价值,还应看到职业对社会的创造和贡献。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必须看到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并主动承担这种责任,这样的职业价值观才是高尚的,在这种高尚的价值观的驱动下,就能克服困难,就容易取得巨大的成功,才能为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因此学校要健全相应的机构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3.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地方财政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安排专门经费,用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有关费用减免、人事档案管理、工龄计算、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评审等方面的对策措施,对于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以及到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按照有关规定,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维护其合法权益,消除毕业生自主创业、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障碍。

  五、结论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社会、特别是各普通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也应该适时转变工作重点,全方位了解学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式相当严峻!在此背景之下,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据统计,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之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可以说大学生就业市场将十分拥挤。在了解了这一严峻的课题后,就得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只有正确地认知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形势,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迈出第一步铺下平砖。

  参考文献:

  [1]潘莉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05.

  [2]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J].心理学报,2005,(5).

  [3]雷腾.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2006.

  [4]闫明.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7,(1-2).

  [5]费毓芳余新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J].就业调研,2008.

  [6]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篇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职业规划开始成为大学生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时间和生命的浪费。

  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每当人类经过一次重大变革,总是新的机会在产生,有的机会在消失。只有那些先知先结的人才能抓住机会走向成功,而那些抱着旧观念不放的将会被社会所淘汰。在茫茫人海中,如何能先拔头筹,就看你是否准备充分了,所以,对自己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做个适当的规划是很有必要的。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一、自我分析

  1.价值观

  我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喜欢被拘束。舒服安逸富裕的生活,是我的向往。从小就被教育要有团体合作精神,所以我一直认为,人最可贵的就是能团结合作,全力以赴。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我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过职业价值观测试):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赞扬或不断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 获得优厚的报酬,使自己有足够的财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使生活过得较为富足。希望一起工作的大多数同事和领导人品较好,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2.性格

  比较外向,开朗,幽默,乐观的。也很率性。喜欢交朋友,擅长于与人沟通,人际关系佳,忠实可靠。

  3.兴趣

  平常喜欢打篮球,听音乐,逛街,交朋友。还喜欢上网,看些小说,喜欢看各种杂志类书籍。积极的培养各方面的兴趣,比如学吉他,对辩论方面的知识也很想去了解,想成为全方面人才。

  4.能力

  计算机应用,office软件应用,听从指挥,有计划有思考的去完成一件任务。有责任心,上进心,做事认真投入,擅长想象思维。可以充分发挥善于运用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的优势,发扬独立钻研的学习精神。由于参加学生会和长期担任班干部,有丰富得管理经验,实践能力强。但缺乏耐心、毅力。

  5.职业兴趣

  我的职业兴趣很广泛,由于我是学管理的,对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了解,可以学以致用。希望能够在企业人事行政管理方面有所发展,自我表现和体现我的价值所在。

  6.职业个性

  喜欢独立地计划自己的活动和指导别人的活动,在独立的和负有职责情景中感到愉快,喜欢对将来发生的事情作出决定,想努力成位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在工作中形成一定个人魅力,得到大家的肯定及尊重。软硬兼用,以身作则。对自己未来有信心。

  7. 职业价值观

  希望工作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事和领导在工作中有融洽的人际关系,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认为这就是很有价值的事。重视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愉快、协调的团队协作是我这种类型的人所追求的。

  二、自我分析小结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恒心不够,但可凭借那份积极向上的热情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培养起来,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身存在的各种不同并制定出相应计划以针对改正,经常锻炼,增强体质,以弥补体质不够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有温情,有同情心,反应敏捷,有责任感。非常关注别人的情绪、需要和动机。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能,并希望能帮助他们实现。能够成为个人或群体成长和进步的催化剂。忠诚,对赞美和批评都能做出积极地回应。友善、好社交。在团体中能很好地帮助他人,并有鼓舞他人的领导能力。

  三、未来人生

  职业规划(未来5至15年规划)

  1.基本目标(理想状况下):富裕水平,有房有车;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和睦。

  2.具体规划

  (一)即日起至大学毕业

  a.认真修完大学所有学分,拿到学士学位及毕业证书;争取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

  b.学好并掌握专业知识,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拓宽视野。

  c.锻炼身体,以良好的体质迎接全新的挑战。

  (二)大学毕业后5年内

  目标:

  a.找份较为理想的工作,不一定要与专业对口,能养活自己。最好能养活家人。

  b.尽可能在这5年里考取MBA证书,提升管理能力。

  c.往各方面了解。这期间要尽量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多接触各行业的人,以建立更好的人脉。

  d.不排除经商的可能。

  (三)大学毕业后5/10年

  目标:

  a考取公务员,买套房子(不排除按揭)

  b.如果对原来工作不满意,则重新找工作。往金融方面发展,要精通该行业的运作方式及发展前景,使自己在与别人竞争中有优势。

  c.看准时机,抓住机遇,自主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d.这是非常关键的几年一定要好好把握。

  (四)大学毕业后10/15年

  目标:

  a.买车;过富裕生活。

  b.在前十年的基础上,制定出正确的、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从而更进一步四、社会环境及就业环境分析

  1.社会环境:

  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我国已从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加上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加上近期的国际金融风暴,造成有钱的不愿投资怕夸本,没钱的做什么都很难。每当人类经过一次重大变革或一次金融风暴后,总是新的机会在产生,有的机会在消失。只有那些先知先觉的人才能抓住机会走向成功,而那些抱着旧观念不放的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2.就业环境:

  我们将处于一个无固定化职业的社会,下岗及待就业人员已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至少要有一技之长,才能立与不败之地。行政管理专业具备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也具备了理论基础。

  3.职业分析及企业分析

  a.职业分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b.企业分析:企业要有竞争力,口碑要好,最好是上市公司。

  四、职业选择

  1.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就的推动力,有助于排除不必要的犹豫,一心一意致力于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呢?通常,在自我调查、评估、定位之后,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环境的许可程度,将自我动机和需要以奋斗目标的形式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来制定职业发展目标。

  2.职业选择:公务员

  3.职业风险:公务员考试很多人都认为是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的正宗领域。行政管理专业的确研究行政管理活动,研究公务员,研究如何做好一个公务员,但是在我国的公务员考试方面,行政管理专业并没有额外的照顾,考试的科目也没有什太强的行政管理专业色彩。复试很多单位的招聘职务都有很强的专业要求,因为公务员考试招聘的都是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对你的事实操作能力很高,所以一般都需要中文系、计算机系、法律系火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培训定位如何管理好社会事物,如何领导好行政机关的,这样的专业的学生虽然不适应非领导职务的具体要求的。所以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要显示出你有特别的资质。

  五、职业优化

  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花心思去学习钻研;热爱自己的事业。自信,进取,奉献是我的所拥有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锻炼,锻炼,再锻炼。这是给自己充电的最好方式,这要求我要有虚心,耐心,进取心,信心。我对自己有信心。父母,老师的社会经验及社会阅历要比我们丰富的多。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经常请教他们。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跟着成功者的脚步。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世事难料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都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测的事情。职业规划固然好,但更重要在与其具体实施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作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而且职业规划归规划,实际归实际。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遇到问题,所以为了自己的现实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我结合自己在现实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实际情况对职业规划进行评估分析和作出相应的调整。

  六、反馈与修正

  这项工作只能在计划的实施当中进行,但是这里我觉得能够把握的是对近中期目标的实施策略过程。近期目标的计划主要应该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学习与工作状况的因素。由于自己还在担任学生干部的职位,所以这个过程还要考虑到学生工作因素,以及各种学习任务必须完成的情况。同时,在制订每年的计划时,还要考虑到自己的精力和效率问题。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修改的。所谓实践出真知。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的调整评估修改。在这份规划书下,我还应该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制定每天或者每周的计划。或许,大学毕业以后不能马上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或是自己满意的工作,那时的我绝不会苦苦的搜索等待,我会先将就的找份工作安定,然后再专心寻找自己中意的工作。

  七、对职业规划的看法

  记得曾听说过:一个人的悲哀不在于目标未达成,而在于没有目标可达成。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毫无目标,毫无规划。我不敢说你不会走向成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你将会比那些准备充分的人要走更多的弯路,遇到更多是挫折。成功没有捷径,但是有方法。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比速度更重要。记住:当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就相当于已经是从选择与方向这方面开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与速度,人生将会飞黄腾达。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那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是要靠自己去打拼!要靠自己的努力。

【篇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一、自我认知

  通过人才测评分析结果以及本人对自己的认识、朋友对我的评价,我认真的认知了自己。

  1.职业兴趣:研究型,希望日后能在科研方面工作。

  2.职业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相对比较强,而信息分析能力也不错的,比较喜欢对复杂的事务进行思考,将复杂事物简化。

  3.个人特质:喜欢追求各种不明确的目标;观察力强,工作自觉、热情,能够吃苦耐劳;主张少说多做;爱学习;喜欢独立工作。

  4.职业价值观:基于家庭条件,首先考虑待遇较高的工作,对所选择的职业要有能从中不断学习并获得新知识的机会;当然,如果没有工资收入限制,我会先考虑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同时考虑这份工作是否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自己的理想;最后,也考虑这份工作我是否合适去做,我的能力是否能胜任,等等的一些相关的问题。

  5.胜任能力:

  1)能力优势:头脑灵活,有较强的上进心,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强;相信自己行,能全神贯注,能够客观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对自己要求严格,经常制定目标。

  2)能力劣势:一件事做第二遍定会出错;做事过于理性,而有时候应该是按常规出牌的;有严重的个人中心主义,有时听不进别人的劝导;自我分析小结:

  我认为自己明确职业兴趣及方向,有一定的能力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能力劣势,所以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不够的能力。平时要多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强化的训练,譬如,要多练练写作,多看一些课外书,拓宽自己的视野,等等。

  二、职业认知与决策

  职业认知

  1.家庭环境分析:

  家庭经济能力仅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我的学习费用为全额贷款。我的父母亲的工作不够稳定,所以经济收入不稳定。家庭文化氛围一般,姐姐从医,妹妹钢琴弹得不错,父母亲均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但支持我们最低完成大学教程。

  2.学校环境分析:

  我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生活环境一般,教学设施齐全,且比较先进,教学水平也较先进,只是学校更重视研究生,我们本科生不受重视;所在预防医学系虽不是全校最好的学科,但专业课的科目开设受到一致好评,毕业的就业率百分百;教学质量高,师资雄厚,总的来说,整体教学还是在不错的。

  3.社会环境分析:

  我国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等,都使我们的就业环境看起来不容乐观,而现在大学生毕业渐渐增多,而且需求量渐饱和,有些地域还存在性别歧视,女性就业前景不是很好。不过,政府愈来愈重视预防专业,我正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才能,以在千万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4.职业环境分析:

  在我国,由于预防医学为新兴专业,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目前很大,社会分工还行,前景不错,但也因此,专业知识技能不够发达,(要干实事最好去国外进修发展),报酬也不高。

  5.行业环境分析:

  将来我希望进CDC工作。预防医学目前还处于幼童期,不够壮大;但就业范围比较广,现在的医药、食品、卫生等方面均可,容易找工作,只是待遇不高,且国内此类高端人才及技术缺乏;不过经历非典、禽流感、甲流及此时正猖獗的麻疹(年年猖獗)后,国家越来越重视预防,正提倡培养该方面人才,全国各地都逐渐设立有CDC;现在自己多考些证,以更易游刃于上述就业范围。

  职业决策

  综合前面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这两部分的内容,我得出本人的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如下:

  内部因素: 优势因素 (S) 弱势因素 (W)

  头脑灵活,逻辑推理能力较强 具有个人中心主义,顽固具有创造力,认真,负责 不喜欢模式化工作,偶尔会有厌倦心理有毅力,观察力强

  外部因素: 机会因素 (O) 威胁因素(T)

  新兴专业的工作岗位相对 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多些,疾病预防发 竞争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发展前景较大。

  三、结论:

  1)职业目标:

  我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个人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在预防医学专业的科研工作者。

  2)职业的发展路径:

  考多种证----公务员-----CDC工作者-----进华中研究院三、计划与途径:

  1.大学期间:2007年2012年

  1)大四、五学好各科专业知识,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

  2)大四前英语6级争取过600分,积极考托福,希望能用英语与外国人自由交谈。

  3)大四前考取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

  4) 大三开始业余学习韩语,希望能用韩语和商务伙伴自如沟通。

  5) 假期实习(和本人专业相符合的)积累社会经验。

  2.大学毕业的五年:2012年2017年(随机应变)1)若考上研究生,则继续勤奋学习。

  2)考公务员,去CDC工作

  3)进科研院

  4)去国外留学,学习本专业,继续深造。

  5)去国外工作。

  3.长期计划:

  1)在努力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增长各方面见识。

  3)坚持锻炼身体。

  4)汲取他人各种优点,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大的予以改正,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5) 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享受友谊。

【篇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总述

  这是我的大学四年的一个整体规划。本规划分为学习生活规划、社会活动规划和面向未来的准备计划。其中,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两部分是规划,只建立一个大概的发展方向,除少数目标外,在执行时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面向未来的准备是计划,所有要求是死要求,是我必须要达到的。因为这些要求大多都很苛刻,所以我以计划的形式列出。

  其实,三个部分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我之所以分开来说,只是为了看的方便和比较容易操作。在执行这份规划的时候,要密切注意三部分的不可分割性。

  学习生活规划

  学习,乃学生之天职。生活,每天必不可少的点缀。所以,我认为学习和生活是最重要的,故其规划应慎重。

  首先,我要明确我在学习方面的最终目标,那就是在四年之后得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位委员会颁发的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这是梦想,但也是目标、而且是必须达到的目标。可以说,如果拿不到这张学位证书,那么我的大学将被定性为失败。

  在具体的课程方面,除去思想课程和体育要保证及格以外的其他课程,我给自己的目标是,努力争取优秀成绩。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不光是对自己的肯定与鼓舞,也是将对我人生起到重大作用的准备(这以后会再)说到。

  这三十五门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理论、传播学概论、艺术概论、文化产业概论、社会学通论、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视听语言、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名著赏析、影视节目市场研究、影视剧制片管理、影视精品赏析、影视制作、电视栏目制片管理、媒体政策与法规、娱乐经济研究、艺术品市场、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整合营销传播、演艺活动策划、导演艺术,这么多课程,咋一看上去挺吓人的,但是我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会充满信心,各个突破,把这些课程统统拿下。毕竟,它们不是老虎,而是我人生的必要准备。

  尤其要说一下的是英语。由于我以后的人生之路的需要,我的目标是在大学期间的英语水平要始终处于学院一流水平。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我的英语水平要超过国际传播系的人。

  其实,我认为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大学生,光学习自己课内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我规划在大学四年中,自己学习一到两种技能,比如电脑网络技术。

  在生活方面,我应该做到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不应该对生活提过高的要求,条件还说得过去,我就不会也不应该去抱怨。同时也因为我以后的发展需要,我必须时刻熟悉艰苦朴素的生活条件。另外,我始终相信,一个生活俭朴的人在学业和事业上是会成功的。

  所以,我对学习生活方面的规划总结起来四个字:艰苦奋斗。

  社会活动规划

  这一部分,我会对我四年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做一个规划。

  在这一方面,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在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如果这个梦想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能够达到,那将是对我的一大鼓励,同时也将是对我的鞭策。所以,加入共产党是我的规划中很重要的一条。

  除此以外,我对大学的社会活动的规划还包括以下几条:首先,我要争取进入学生会,并积极参与活动。第二,我应该在大学建立一个稳定、健康而且作用巨大的朋友圈。第三,我应该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例如打工或者参与大学组织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会对我的未来有重大的积极影响。

  大学期间我进行社会活动的原则应该是: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尤其是要积极参与可能对人生有重大有益影响的社会活动;并且这些社会活动最好可以与面向未来的准备相适应。

  面向未来的准备

  在我看来,前面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是在为面向未来的准备打基础,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就是面向未来的准备的一部分。

  我在大学毕业以后的打算是去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读研究生,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我还有很多的艰巨任务需要去做。

  1、我打算在大一、大二两年完成雅斯考试的词汇准备工作,并学习《新概念英语》。大三一年上某个培训班,大三暑假完成雅斯的考试。

  2、我打算在大二暑假去一趟加拿大,去和多伦多大学的校长当面交谈。我希望我流利的英语、大一和大二完美的成绩单以及我勇往直前、为梦想努力的精神可以打动那位校长,至少希望可以给他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3、大一、大二两个暑假要打工,赚我加拿大之行的生活费。

  4、大四看看有没有可能有政府部门或企业愿意有偿赞助我的留学研究生生活。

  以上只是关于我的留学生活的准备,其他方面的准备还有:

  1、加拿大之行顺便考查一下外国的文化产业状况。

  2、大学期间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并把别人的经验教训吸收为自己的。

  3、一有机会,特别是打工的时候留意身边的经济现象。

  4、看看能否进入企业、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实习,积累经验。

  重要的一点:如果在四年的生活中有对自已成长有益的什么新的计划,一经验证可行,即可实施,本规划也将相应地被更改。

  总结

  到这里为止,我的规划就大概完成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由于我是第一次制定长期的规划,难免有不科学的地方,还请老师帮忙指出;另外我当自己发现不足也会立刻修正。当然,由于高中时期我是文科班的高材生,可以历史地、客观地看问题,同时负责过学生会的活动,有一定的社会活动经验,因此我自认为这份规划的科学性还是比较高的。下面需要做的事就是按照规划,脚踏实地地做。只有那样,规划才有意义。

【篇五】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择业;职业价值观

  论文摘要: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成因和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分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长期的综合性任务。

  职业价值观(vocationalvalues),也称职业意向,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随着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成为社会科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研究和分析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对于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正确地择业和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1.1职业价值主体意识增强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意识到自我作为利益主体的重要性,职业价值主体呈现个性化倾向。在职业选择时,有着更加明确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费毓芳等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择业时,倾向于听“自己”意见的占57.4%,听“父母”、“好友”、“老师”、“舆论”、“其他”意见的分别占15.7%、10%、7.3%、3.5%和6%。许多学生从入校开始就主动关注就业情况,了解有关政策与整个就业形势,开始结合自己的职业期待规划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社会活动。

  1.2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毕业生在择业时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而是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优先考虑个人需要与兴趣的满足,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费毓芳等的调查显示“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另外蒋阳飞等在调查大学生的众多择业因素中,作为第一位的选择,大学生选择“发挥个人才干、符合个人兴趣”和“实现个人抱负”分别占到了61.1%和36.9%。当代大学生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主导的人生取向,将构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主流。

  1.3职业价值取向有多元化、复杂化的矛盾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性行为,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定位。由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处于自我主体与外在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因而这种多样化职业选择倾向常常突出表现为就业期望值与实际社会需求的脱节,在求稳和求变中存在着困惑。相当一些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正处于现代与传统、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的矛盾交织之中。他们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仍保持传统职业价值观所倡导的“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愿望,但在实践中又常常表现“短视”行为,不进行全局、长远的战略思考和人生定位,重视短期效益,职业价值目标短期化和矛盾性;他们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实惠与理想兼得,但在求职过程中更偏爱经济利益,反映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标准的现实化和功利化;他们既渴望竞争,不惜冒险,但又缺乏竞争的勇气,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期待工作稳定,希望政府能保障就业;他们既期待专业对口,发挥专长,又准备随时放弃专业,改行跳槽;他们既追求自我奋斗,自我价值的实现,又希望轻松、自在、安逸刚。

  1.4职业价值标准影响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职业价值标准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增强的务实主义。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经济价值型”、“自我价值型”并存,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实惠与理想兼得。因而大学生在择业时优先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大城市、大单位。费毓芳等的调查也显示了这一特点。对于医科大学生,这一特点更是表现突出。在大城市、大医院就业更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各项医学技术,更有利于走在医疗技术的前沿,对于实现自我价值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并且在大城市、大医院就业经济收入一般也比较丰裕和稳定,成为医科大学生就业的优选目标。但是,大城市加大医院毕竟是少数,而且这些单位多数用人指标已经饱和,中国真正缺医少药的乡镇农村很多学生又不愿意去,这就缩小了就业面,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再者,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强,一些医科大学生抱着除了与医学有关的行业其他行业均不考虑的思想,也大大缩小了就业面。

  1.5择业心理准备不足

  择业应当是一种有准备的行为,除了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准备外,还要有心理上的准备。而目前很多大学生缺少这种准备,或准备不足,缺少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或者是心理期望过高,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就会产生挫折感,进而不敢面对困难,产生消极情绪,否定和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是自信心不足,怯于竞争,存在着就业焦虑、社交恐惧、自卑等心理问题,坐失良机;或者是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他们在职业选择中常常不能独立思考、独立选择,而产生盲从心理。

  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成因分析

  2.1经济体制的变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竞争、协作等特征已深入到了各个领域,以利益为导向的观念更是深人人心。大学生在确立职业目标时也往往看重经济利益和短期效益,将个人需求的满足放在考虑的第一位,功利性明显增强。其次,在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出现多样化的情况下,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观念、文化不断涌现,必然导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出现多元化。

  2.2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文化是大学生确立职业价值观的基础。一方面,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社会风气多渠道地影响着大学生,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大学生个性张扬、务实进取的价值取向的形成;但另一方面,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想也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使得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表现出多元、复杂和矛盾的特点。

  2.3高等教育目标的改变

  高等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已逐步转变为当今的大众教育,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社会精英岗位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相比严重不足,只有少部分大学毕业生通过竞争能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只得在“非精英”岗位就业。这些变化要求大学生适时转变其职业价值观念,但当前仍有部分大学生没有改变传统的职业价值观,择业时期望值过高。

  2.4家庭的影响

  家庭作为学生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的素质等都会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父母的职业价值观将影响或直接决定子女的职业价值观,一些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取向。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1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所要回答的是“大学毕业后我要干什么”的问题。它自20世纪初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管理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且随着职业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不能将“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现在的“就业指导”,应该说它比“就业指导”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实效性。而且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应该在大学低年级的时候便开展,帮助大学生尽早增进自我了解,从而有目的地学习、培训和锻炼,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从而避免大学生在毕业前择业时的迷茫和盲从。

  3.2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holland的职业发展理论提出了人格的6种类型,分别是: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盲从。另外要改变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学什么就要干什么的传统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大学教育是大众教育,就业是大众就业的观念,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就业打开广阔的空间。

  3.3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目标与职业价值取向

  合理的就业目标是指选择的职业既符合个人特点、个人能力,也符合社会需要,体现人职的合理匹配,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发挥个人优势,在为社会服务中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的就业目标。教导大学生择业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愿望,而且也取决于社会的需要,没有社会的需要就没有职业的分工和选择。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并重。

  3.4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优良的职业素质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强烈的敬业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过硬的专业技能、创造性、诚信品质等,这些职业素质是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具备的。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大学生职业品质的提高和培养,要重视专业课程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水平。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和促进社会进步,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作,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项责任和义务。

【篇六】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摘要本文分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状况,以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定义、结构维度、研究方法为视角进行梳理,反思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大学生就业行为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于国外大学生一般都是边学边工作,大学生既是学生又是职业人,不同于国内大学生毕业后再就业的模式。因此,国外以wokevalues(国内译为职业价值观或就业价值观)来对已参加工作的人和大学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系统的理论成果。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

  1.1国外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多角度定义

  (1)易里哲(Elizur,1984)从工作结果的角度对就业价值观进行定义,他认为就业价值观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2)罗斯(Ros,1999)从终极状态和信念的角度定义就业价值观为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入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3)斯瓦兹(Schwarz,1999)从工作目标和报酬的角度认为就业价值观是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是人们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

  1.2国外学者关于就业价值观结构维度的构建

  (1)两分法。赫兹伯格(1951)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这种划分法历史悠久,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内外职业价值的界定受到不同领域的差异化影响,产生不同的界定结果。因此,两分法的全面性是值得商榷的。(2)三维度观点。塞普尔(Super,1957)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三类。随后,阿尔得夫(Alderfer,1972)对此种划分方法进行发展,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与社会价值三种,划分方式更加简单全面。(3)四维度划分法。这是就业价值观维度划分方法中最著名的一种,舍克斯(Surkis,1992)把就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power)。随后,罗尼(Rone,1994)从文化比较角度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个体—集体,物质—精神两个维度,并分为四类:个人中心,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职业价值;集体中心,社会的人本主义职业价值;个体中心,自尊的物质主义价值;集体中心,生理安全的物质主义职业价值,与舍克斯社会、内在、威望、外在的职业价值分类相对应。

  1.3国外关于就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1)研究方法。国外普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就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知名度较高的问卷有:明尼苏达(Minnesota)重要性问卷,高登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塞普尔编制的工作价值观量表。(2)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的关系研究。国外对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关系的系统研究较少,Ros等人从一般价值观、就业价值观、就业行为三个因素提出了一个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关系的一般模型,Sagie等人从背景、相关变量、就业行为三大因素提出了一个就业价值观的效应模式。

  国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国外的研究成果必然打上文化的烙印,国内学者在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研究中必须探索国外研究成果的本土化路径,适用于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与文化土壤。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系统研究,其研究主要体现在:

  2.1借鉴西方理论研究的特点,初步探索这些理论的本土化路径

  (1)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定义。国内学者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定义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不同于国外其定义是针对在职人员和大学生两个群体。国内学者总是从一般和抽象的角度研究职业价值观的本质,以实证调查验证的操作性低。如于海波、张大均等(2001)提出就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需要对待就业、就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2)研究方法。国外学者一般先提观点,再实证研究。国内学者多采用国外的测量工具,本土研究稍显不足。如郑伦仁修订了塞普尔的量表对国内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对比研究。

  2.2国内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细化研究内容丰富

  2.2.1划定特定人群的研究

  (1)不同学历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职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研究。俞宗火2004年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在职业选择时最关注自我实现因素,最不关注声望地位因素。宁帆2008年对高职专科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职专科生择业中不受在校期间的专业影像,他们普遍都愿意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不求专业对口,认可就业—创业的模式。(2)不同学科门类(文科生、理科生、工科生、医科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研究。赵刚对师范大学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安全感与贡献、声望与地位、自主与发展、成就感这四个维度,文科生较理科生要求高,但在经济收入上没有明显差异。(3)国家不同地域范围(中部、东部、西部)一定群体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罗晓等人对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东部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更倾向经济效益好、难度大、富于挑战的职业,而西部大学生注重经济效益与自我实现并重。

  2.2.2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国内学者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专业背景、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实证比较分析。高晶对男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关注职业的经济收入,对职业社会地位的关注度低于对职业经济收入的关注度;女大学生对职业社会地位与稳定性表现出高程度关注,对职业经济收入关注不显著。

  3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的评价与反思

  3.1概念与结果维度未能厘清

  对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结构维度没有进行相应的梳理,整体概念处于零散、片段化的状态。学者各自从不同的取向出发来界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维度。由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基础理论不同,出发点不同,因而各个研究结论难以相互验证,稳定性无法提高。厘清与整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结构维度,对于推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较欠缺

  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关研究。当前,对于择业满意度、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已初步出现。学者应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内在心理特点与其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以通过相关研究的开展丰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角度。

  3.3大文化价值背景中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并非单独存在,它是存在于社会价值观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的体系之中的,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时必须将它放置于社会文化、个人价值的大背景中来考量。因此,学者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大学生的价值观、社会整体价值观、家庭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提升研究的准确性。

  3.4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应用研究仍需加强

  当前,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理论探讨多,而将理论研究成果置于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当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学者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价值观的干预性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37(5):650-657.

  [2]罗晓等.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4-56.

  [3]邹蕾.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研究——以三所高校的毕业生为例[J].出国与就业,2009(9):20-23.

  [4]SmolaKW&SuttonCD.GenerationalDifferences:RevisitingGenerationalWorkValuesFortheNewMillennium[J].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2002(23):363-382.

  [5]WhiteC.TowardsanUnderstandingoftheRelationshipBetweenWorkValuesandCulturalOnEnt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HospitalityManagement,2006(25):699-715.

  [6]TimothyA&JudgeD.EffectofworkvaluesonJobChoiceDecisions[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1992(3):261.



我的职业价值观50字 职业生涯规划价值观

本文来源:http://www.xanzxny.com/content-39-137211-1.html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