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医院工作总结6篇

【www.xanzxny.com--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JobSummary/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中医院工作总结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2023年中医院工作总结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

  (一)基础设施更优化

  医院于2010年4月开始新院区建设,扩建项目工程是国家标准化县级医院建设项目,也是我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其中住院楼部分是国家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之一。规划用地14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一期用地105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新院区整体建设按照低层建筑、流程合理、运行低耗的原则,使用节能照明系统及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绿化率达39.5%,总投资2亿元。2014年被省住建厅批准为节能示范和绿色建筑项目。2013年底我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区,目前医院总占地117亩(总院占地105亩,分院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总院约7万平方米,分院2万平方米),总资产43025万元,净资产15640万元。在职人员772人,职能、临床、医技科室共52个,编制床位499张,实际开放床位650张。建成后的新院区功能更适用,科室设置更完备,硬件条件更先进,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花园式“二级甲等医院”。

  (二)运营管理迈新步

  1、不断完善运营管理。(1)严格控制药占比和耗材占比,降低次均费用,全面施行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控制各类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2014年全院药占比为36.89%,比上一年同期下降近5个百分点,2015年药占比在2014年基础上再下降近4个百分点。严格执行农合25种药品的用量控制。(2)完善绩效分配改革,合理调整医院收入结构,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薪酬制度,向岗位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工作强度大的一线岗位倾斜,坚持绩效挂钩,绩效优先,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水电维修、物业保洁、洗涤中心均实行外包服务,减少医院人力成本支出,管理更专业、更规范。实行办公用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4)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我院门急诊总诊疗人次由2010年22万人次增长至2015年32.5万人次,出院病人由2010年1.69万人次增长至2015年2.08万人次,手术由2010年5194台次增加至2015年6494台次,平均住院日2010年由10.1天降至2015年8.9天,业务收入由2010年1.16亿增加至2015年的2亿元。

  2、完善信息系统。2014年医院对信息系统进行整体更换,新系统包括HIS、LIS、PACS等30多个软件模块,功能涵盖财务管理、电子病历、临床路径、诊疗规范、药品设备管理等内容。

  3、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以 “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平安医院”建设和二甲医院复评审等活动为主线,以绩效工资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质护理服务和降低医疗费用等具体工作为抓手,开展各种形式的质量和安全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医疗护理质量检查和考核。

  4、实行药品和耗材带量采购。2015年在省平台采购药品品规数801个,占在用药品品规数的96.86%,平台内采购金额6087.36万元,占总采购金额97.80%。2015年高值医用耗材平台内网上集中采购比例达85.51%,采购金额6087.36万元。全年药品、耗材占医院医疗收入比40.35%,相比2014年同期下降4.4%。

  5、推进医联体和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2015年与6家乡镇卫生院成立医疗联合体,制定了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实施方案,开展预约诊疗和分级诊疗工作;将30个病种纳入单病种管理,制定农合实行单病种管理的规范并严格执行,全年共执行人数3769人次,按病种付费执行率30.2%。制定《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因受到信息化系统平台更新建设的影响,2015年我院共制定了51个病种的单病种临床路径,完成了部分病例的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此项工作正在逐步开展当中。

  6、强化效能建设。执行职能科室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各职能科室上报年度工作目标,由考核小组对各科室进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严格上下班和会议考勤制度,实时公布考勤结果并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每日由三位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督查小组在门诊一线值班,对临床、门诊、医技科室的在岗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处理医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显成效

  1、五年来,医院分别加入南京市第一医院集团和芜湖市第二医院集团,是安徽省立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网络医院成员,安医二附院、皖医弋矾山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积极邀请安徽省立医院、南京一院、安医二附院等上级医院专家来院帮扶带教。2013年底整体搬迁完成后,进一步细化专科,新设康复医学科、新生儿科。为医院发展需要,2015年初分院(原急救中心)开诊,除常规开设有门诊科室外,还设立了综合内科、康复科和感染科3个病区,其中康复科在整体规模和运行模式上都有较大调整与提高,可开展较全面的康复诊疗服务,并被省残联批准为脑瘫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和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以疼痛科开设为支点,拓展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检查和无痛人流、无痛分娩、术后镇痛治疗,肿瘤科积极开展省级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创建,努力打造无痛医院。目前医院有省重点特色学科1个,市重点学科5个,市重点特色学科2个。

  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靠强联大,着力实施“人才强院”和“科技兴院”战略。

  (1)五年来,医院专业人才结构渐趋合理,学历层次得到较大提高。截止2015年,医院有专业技术人员697人,占职工总人数的90%;拥有在职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5人,硕士研究生16人,安徽医科大学和皖南医学院兼职教授、副教授20人,市第五批拔尖人才1人,县第四批拔尖人才6人。卫技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所占人员比例由2010年底的57.7%提高到目前的91.4%,硕士生由0.3%提高到2.3%,临床医师本科生比例达到81.2%。

  (2)先后聘任了37位一线年青骨干加入临床管理队伍,使临床管理队伍趋向年轻化;开展部分管理岗位竞聘上岗,有23位护理专业人才和4位职能和医技青年骨干通过竞聘走上各自管理岗位。选派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行短期及长期的进修学习,先后送出医疗青年骨干48人次、护理31人次进修专科学习,派出510人次医护人员外出参加各类短期培训学习,培养了9个专科共17名专科护士。从政策上鼓励职工以参加自学函授、在职研究生学习等方式继续研修,先后有13名临床医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并取得相应证书。

  3、牢抓业务学习和临床教学工作。“十二五”以来,我院共承办省级和皖南片区业务学习活动4次,举办各类业务培训100余次,专题讲座35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570余人来院开展专题讲座、手术示教、学术交流、疑难病例讨论等,参加学习人员达42000人次,接收实习生进修生学习培训628人次。五年期间申报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23项,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00余人次。

  4、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医疗科技水平。五年间,全院发表论文325篇,市、县科协评比优秀论文获一等奖4篇、二等奖16篇、三等奖12篇。开展“三新”项目36项,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县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四)服务举措多亮点

  1、开展“微笑服务,温馨医院”、“提建议,给奖励,改善服务,争创一流”、“首问负责,践行真诚服务”、满意度调查等系列活动,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院内招募志愿者,组建义工队伍,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

  2、定期组织医疗队开展送医下乡、巡回医疗活动、妇科病普查、白内障复明工程、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和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防治项目、免费健康检测等惠民诊疗活动。五年来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268次,地点遍及全县11个乡镇,共派出医务人员1271人次。白内障筛查复明工程共筛查了6794人次,查出患白内障1596人次,免费手术901人次。泾县定点医疗机构城乡医疗救助垫付782人次,共计70余万元;优抚医疗救助垫付159人次,共计106余万元;产妇分娩补助420人次,累计补助126000元。

  3、分步实施了电子病历和护理病历系统、病案管理工作站、排队叫号系统及医疗质量控制系统,实行“一卡通”,开通无线网络,使医院就诊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五)安全生产、综治维稳力度强

  1、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的提高。完善了医院各项管理制度与规定,对重点工作岗位、主要工作流程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层次分明、职责清晰、功能到位”的各类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完善了各项医疗制度监督执行流程并形成了严格的奖惩机制,实施了一系列保证医疗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2、积极开展“平安医院”的创建工作。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加强特种设备的监管力度,签定责任人安全管理责任书。每月组织全院安全生产大检查,提前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高度重视消防、电梯、防盗等安全工作,按照要求完善了基础配套设施,建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培训专业的保安队伍及兼职消防员等管理组织。2015年与城关派出所联合成立了医院警务室,维护医院工作的正常秩序,近几年无刑事案件发生。

  (六)文明建设结硕果

  1、先后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佩党徽、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进三解三推动”、“弘扬沈浩精神,建设模范部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化城乡结对共建等活动,党建工作扎实开展、深入推进,效果显著。

  2、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建设并不断完善“职工之家”,五年来开展和参加院内外各种特色活动共60余次,不断提高职工满意度,打造忠诚的医疗服务团队。

  3、近年来,我院把依法治医和以德治医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新毕业生岗前培训、年青医生专题讲座及年青医生座谈会,开展年度“十优医生”和“十佳护士”评选,护理“季之星”、“静脉穿刺能手”的选拔,开展医德医风考评,建立并完善医德医风档案。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全院先后有270余人拒收红包和购物卡,收到感谢信和网络感谢的帖子共45件,锦旗99面;获省级个人奖励18人次,市级个人奖励31人次,县级个人奖励148人次。

  4、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患者满意标杆示范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宣城市“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先进单位,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全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被县文明办授予年度“县文明单位”;院工会连续三年被县总工会评为“先进基层工会”,2014年被县总工会授予“职工之家建设先进单位”;院妇委会2011年被授予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并连续多年获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妇委会;院团委连续被评为年度“五四红旗团委”;内科、外科、妇产科等科室分别被团县委评为年度“青年文明号集体”等各级荣誉。

  (七)宣传工作塑形象

  1、成立宣传科和宣传小组,制定完善工作方案,每周召开例会,商讨宣传工作重点和计划,重点做好医院整体形象正面宣传,医疗服务信息,传递社会正能量。

  2、利用电视媒体、泾县医院报、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手机新闻、电子屏等媒介多方位、多角度做好医院宣传工作。

  二、“十三五”工作规划

  为深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原则,不断促进医院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开创医院工作新局面,实现医院平稳发展。

  (一)发展目标

  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现思路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使医院整体水平达到“三乙”标准,部分学科及专业有质的突破,达到“三甲”水平,成为皖南县级名院,全县人民医疗保健首选医院,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奋进。

  (二)工作思路

  1、实施人才战略,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先导,重点培养一批踏实、肯干、敢干、具有良好集体荣誉感和荣辱感,专业技能精湛的名医,逐步形成名医、名科带动全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2、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医院、品牌科室、品牌专家、品牌服务,按照医院综合优势明显,科室专业设置规范,人才结构层次合理的思路,紧紧围绕“服务病人至上,医院发展至上,职工利益至上”的发展理念,鼓励科室开展新项目、新技术。根据市场需要结合医院发展的方向,重点扶持发展较快的专业及科室,打造一批优势学科,使之成为医院的品牌科室。

  3、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医改新形式下的新型分配模式及运行机制,医院业务合理增长,职工待遇逐年改善,医院综合服务水平、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努力将我院打造成病人满意、政府放心、职工安心的和谐医院。

  (三)具体举措:

  1、管理工作

  (1)强化运营管理,严格控制药占比和耗材占比,降低次均费用,加强医院成本控制,逐步实行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

  (2)完善绩效分配方案,使绩效分配进一步趋于合理、公平、公正,促进医院更好更快地发展。

  (3)加强全院质量管理,重点加强一线科室质量控制和环节质量监管。

  (4)加强中层干部管理能力的培训,提升管理水平;邀请讲师到院或参加网络授课管理知识次数每年不少于2次;选送部分中层干部外出参加管理知识培训;开展临床科主任年度目标任务责任制管理,规范科主任管理工作。

  2、医疗业务工作

  (1)服务数量目标:到2020年,年门诊量达40万人次,出院人数2.2万人次,手术例数7000例。

  (2)服务质量和技术指标:所有质量指标和技术指标争取达到三乙医院标准。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病理诊断准确率≥95%;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符合率≥60%;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5%;医院感染率≤8%,漏报率为0;平均住院日≤8天;甲级病历率>90%,无丙级病历;开展成分输血率≥85%等。

  (3)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五年的人才发展规划,争取临床医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和护理大专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逐年提高,硕士研究生学历达5%,医技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0%。创造条件逐步推广临床药师专科化,做到正确指导患者合理、安全、有效用药。加强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的“名医”队伍建设,力争培养5—8名能代表本市学科优势的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4)学科建设

  ①每年学科建设投入保持增长,争取新创建省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2个,获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县级科技进步奖6-8项。引进和开展三新项目60项以上,保持现有省级、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全市先进水平。

  ②加强现有各学科的内涵建设,鼓励职工学习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提升科室专业诊疗技能。根据就诊需求和实际情况开设特色专科,分批分期更新高新医疗设备,进一步提高医技科室诊断水平,满足临床诊疗要求。

  (5)医教工作

  加强医疗教学工作,加强青年医生的培养。举办院内学术讲座活动每年不少于10次,举办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每年不少于5次,根据业务发展需求选派骨干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每年不少于5篇,省级杂志发表论文每年不少于10篇,学术交流论文每年不少于15篇。做好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的教学工作,安排好实习进修。

  (6)提升护理水平

  ①加速护理人才培养,抓好护理人员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完善学分制管理。选派护士长和专科护理人员外出学习进修。每年举办2次市级护理继续教育。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临床护理核心工作能力,五年内全院专科护士达到5%。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在护理科研及学术上成为各专科学科带头人。

  ②加强护士长管理能力的培养, 每年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加强技巧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重大护理缺陷年发生次数≤0.5。

  ③开展优质护理评比工作,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人才的优势,提升护理队伍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特色服务,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开展多种形式的病友会,进一步推行护理门诊。继续完善各病区电话回访、家庭访视制度。落实品管圈活动在全院的开展。规范护理人员轮转制度,低年资的护师在科内轮转,高年资护师在ICU轮转,达到全科护士的目标。

  ④拓展护理服务模式,发展社区护理。建立医院与社区之间的护理业务协作关系,发挥医院的护理专业技术力量,对社区进行经常性的业务指导。开展社区护理继续教育。

  (7)完善院感工作,加强对感染科、ICU、血液透析室、产房、手术室、麻醉科等重点科室的监测和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8)加强单病种临床路径诊疗工作的开展。 2016年实施病种数不少于80种;到2017年底,力争实现70%的出院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争取到2020年完成100个以上病种的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

  (9)在全县卫生系统行评中保持前列。巩固“市、县级文明单位”称号,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争取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3、医疗服务工作

  (1)拓展医疗服务部工作内涵,完善慢性病病人和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工作及软件资料。

  (2)深入开展送医下乡、巡回医疗和卫生下乡活动,落实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帮助乡镇卫生院培训医务人员,提供技术扶持,促进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继续落实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医疗保障等社会公益任务。

  (3)积极开展医疗服务咨询,进一步规范体检保健工作,加大开发健康体检市场力度,树立良好形象,打造品牌。

  (4)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继续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工作。

  (5)持续抓窗口“微笑服务”、“首问、首诊负责制”等活动的落实,努力构筑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服务水平。

  4、行政后勤工作

  (1)认真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年度目标工作任务,完成各项公益性服务工作。

  (2)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三五”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医改政策,加强全院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水平,为全县百姓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3)重点抓好医疗安全的同时,全面抓好药品、设备、消防、车辆和财物等安全工作。开展安全督导检查,确保医院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4)认真做好各项创建工作。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文明创建工作,抓好职工普法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5)积极实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好计划生育各项工作。

  (6)积极开展院务公开工作,通过宣传栏、网站、微信平台等多种载体开展院务公开。

  (8)完善OA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临床路径系统、PACS功能、报表查询系统、银医通系统等。

  5、党建工作和效能、行风建设

  (1)加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力度。立根铸魂,强化党的意识,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2)巩固效能和行风建设成果。完善医德医风检查制度和完善职工个人医德医风档案登记制度。

  (3)完善综合满意度测评,创新方式征询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4)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执行药品、设备、耗材、基建材料的招标采购纪律,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

  6、宣传工作

  坚定正确的宣传方向,充分利用《泾县医院报》、“泾县医院网”、微信平台、手机报的宣传作用,及时准确地报道院内发生的各类新闻要事。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塑造医院良好形象,增强医院影响力。

  7、 医院文化建设

  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精神风貌健康向上,医德医风高尚优良,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文化氛围浓厚高雅的社会主义医学阵地,争取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1)培育医院精神,引导价值取向。加强院训和医院精神的宣传、领会其实质,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培养和激励职工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2)创立文化基地,陶冶职工情操。在“职工之家”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增强职工的创造力、凝聚力。

  8、基础设施建设

  (1)完成医院南广场及各项基础设施。

  (2)在新院区建设条件完善、符合标准的感染病房楼,积极承担传染病防控任务,完善防控工作机制。

【篇2】2023年中医院工作总结

  “十三五”以来,我院在县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重要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临夏州《医疗卫生计生事业和人口均衡发展“十三五”规划》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质量、安全与和谐为主题,以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医院管理和技术创新,提升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一、基本情况

  乾陵县中医院建于1991年,是一所综合性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占地面积7573㎡,建筑面积10500㎡,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7270㎡;核定床位299张,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149张;职工总人数240人,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122人。截止目医院开设三个病区(门诊楼病区、住院部病区、传染科病区),设置了中医科、内儿科、骨外科、老年病科、妇产科、心脑血管科、中医康复科(针灸科、理疗科、风湿骨病科)、康复科(成人康复、小儿康复)、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28个临床及医技辅助科室。拥有州级重点专科1个。

  二、医院发展概括

  (一)设施设备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医院逐年配备了深圳安科0.3T核磁、安科16螺旋CT、数字化成像DR、心脏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分析仪、体外碎石机、无创呼吸机、动态血压计、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血气分析仪、肝病治疗仪、胰岛素泵等诊疗设备。2017年6月整体搬迁到康乐县新治街8号(原康乐县人民医院旧址,新建门诊大楼、住院部大楼改造装修),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为新技术及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严格落实18项医疗核心制度,通过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等,狠抓医护质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康复中心和临床科室各科中医治疗室的建设,康复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康乐县中医院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标志着康乐县人民群众将得到更加良好的医疗服务,康复医疗同一般医疗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把一般的临床治疗同康复治疗密切结合起来,为病人开创一个温馨的康复环境,同时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沉重的精神与物质的负担。各科中医治疗室的建设有效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结合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配备了相适应的人员及中医适宜技术的诊疗设备,在院内推广运用针灸、推拿、按摩、刮痧、火罐、蜡疗、中药熏蒸等中医技术为患者服务。通过厦门同安区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发现适合现有条件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完善新技术、新项目的相关制度及操作规范,丰富诊疗项目,提高诊疗效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慢性病中的优势,切实降低广大人民群众就医费用。十三五期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项,其中包括平衡针技术、小针刀技术、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锨针(皮内针)技术、滑轮悬吊牵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并进行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指导,包括石膏固定技术、小针刀技术、中医手法复位技术治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尺桡骨双骨折、指骨骨折、胫腓骨骨折等、拔罐技术、平衡针刺技术、牵引技术、锨针技术、滑轮悬吊牵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艾灸、推拿手法、腕踝针技术、中药饮片等。主要涉及病种有四肢创伤骨折、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狭窄性腱鞘炎、肩周炎等等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开展“治未病”服务的要求,设立了独立的“治未病”服务区,将“治未病”门诊设置在专家经验交流工作室,充分发挥医院专家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三)重点专科

  2018年11月我院康复科被州卫计委命名为临夏州中医重点专科。三名同志受到了州卫计委的奖励。全科室现有医护人员、成人康复师、小儿康复师、针灸师等专业技术人员35名,年门诊接诊15000多人次,以康复为主的住院患者2000多人次,小儿脑瘫等康复患儿130多人次,中医药使用率80%,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90%,康复病人好转率85%,药占比百分之13%。以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为全院推广应用中医中药中医适宜技术起到龙头带头带动作用。目前,康复治疗流程、措施以及疗效得到了广大住院患者的一致认可。缓解了康复疾病患者在县域外三级医院就诊的住院压力,一方面住院费用较三级医院低,另一方面给患者节约了住院陪护等间接费用,成为我县一些康复疾病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的唯一医保定点机构。

  (四)重要指标对比分析

  1、诊疗总人次(2016年-2020年)

  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诊疗总人次

  21659

  37659

  47963

  50682

  48589

  2、住院人次(2016年-2020年)

  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住院人次

  5414人次

  7259人次

  10559人次

  10658人次

  8497人次

  3、业务收入对比(2016年-2020年)

  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业务收入(单位:万元)

  1652

  2149

  3529

  3705

  3031

  4、中医适宜技术使用对比(2016年-2020年)

  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中医适宜技术使用对比

  38%

  46%

  63%

  73%

  81%

  (五)信息化建设显著提升。医院上线xx电子健康卡医服务系统和微信支付功能,开通卫生技术人员在线培训教育平台,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临夏州健康信息平台。建立了医院(HlS)管理信息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全结构化电子化病历系统、及临夏州城乡居民医保智能审核监管系统等。

  三、医改政策落实情况

  (一)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制定了《康乐县中医院章程》,对各类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各类预案等管理制度资料进行了修订、增补和完善。以章程为统领、制度为抓手,规范了医院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规则,提高了运行效率,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二)组建医疗联合体。在不断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康乐县中医院与xx省康复中心医院、xx省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将优质的医疗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引进到县级医院,一大批的新技术、新项目在医院逐步推广实施,填补了康乐县康复医学的空白。

  (三)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定了乡、村两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计划,对全县150多个村医及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分批进行培训,由于近期是各种慢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也是脱贫验收的关键时期,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为了使培训能够取得实效,我院计划将乡、村两级培训时间推迟至2020年3月份进行实施。已在院内开展以中医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医疗服务。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在医疗活动中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运用针灸、推拿、按摩、刮痧、火罐、蜡疗、中药熏蒸等中医技术为患者服务,截止目前已开展35次教学查房、4次业务培训、7次技术指导、开展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患者8例、平衡针刺治疗85人次、艾灸治疗65人次、刮痧103人次、拔罐48人次,使我院中医诊疗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四)优化人才队伍。为适应我院中医药工作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上对中医科大力支持,参观学习特色中医建设及各类中医学术交流,引进中医专业技术人员2名,2名参加厦门市第五医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中医护理学习,使中医诊疗、护理服务能力有了质的提升,有力推动了我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并组织高年资医师对新进人员,进行集中业务培训学习,开展帮扶带教。

  四、建设与运行思考

  (一)加强质量安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全面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继续加大对医疗核心制度、各项操作规程、诊疗规范执行落实的督查考核力度,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二)提升服务水平。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综合质量考核细则、措施,加强考核力度,通过抓细则、抓环节、提效率,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续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感受。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通过基层能力提升和初步构建分级诊疗体系阶段、扩展分级诊疗应用和全面提升服务能力阶段两个步骤融入康乐县“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体化平台,力争在2021年底实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以信息化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

  (四)求真务实、敢于担当,服务基层共同进步。作为县级中医医院,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肩负继承、加大对基层乡镇医院的帮扶,促进我县中医药整体发展和共同进步,继续发扬不怕吃苦,勇于争先的精神,向各地州兄弟单位学习,继续为取得良好成绩而努力。

【篇3】2023年中医院工作总结

  一、工作目标

  1、医院品牌战略和医院改革

  (1)建立综合实力更强的区域医疗中心;

  (2)建设高水平的二级甲等医院,完成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力争达到三级医院水平;

  (3)适应疾病谱变化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重点发展导管介入、肿瘤内科等专业;

  (4)创建品牌专科:儿科、妇科、消化科、口腔科、B超室、CT等创建品牌科室;

  (5)探索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科学的现代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2、专业设置及其结构

  (6)整合健全专业设置,成立导管介入室,将中医、理疗整合为中医康复科;

  (7)适应科室发展和疾病谱变化,增设肿瘤科;

  3、医疗技术

  (8)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全面、常规、独立开展二级甲等医院必备诊疗项目,市级临床重点学科和发展学科独立开展三级甲等医院规定一般和重点诊疗项目;积极开展并独立掌握心内科导管介入、眼科白内障晶体置换、口腔种植治疗等技术;

  (9)引进和开发尖端技术,力争每年引进和开展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项目2-3项,每年开展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技术项目不少于3项;

  (10)大力开展微创技术在脊柱关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等新兴项目,争创省内一流水平;

  (11)加强专科建设,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争取临床、医技科室中的儿科、妇科、消化科、口腔科、B超室、CT室成为市级重点专科或重点发展学科;

  (12)加强对外合作,到“十三五”期末建立5个对外合作中心,每个科室聘请1名国内知名医学专家担任“首席医学顾问”;

  (13)加强危重、疑难疾病的救治工作,重症监护病床达16张;

  (14)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特色;

  4、人才培养、人力资源配置(由侯院长负责修订)

  (15)引进培养高端人才,临床医师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达20%,具有博士学历达5%;

  (16)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期末学科带头人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2%,人才后备队伍平均年龄≤35岁。在原有基础上,再造就区域内领军型人才3名;

  (17)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率达100%,参培人员结业考试合格率达95%。卫技人员每年取得继续医学教育规定学分率达100%,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100%。每年选派医、护骨干60名到省级以上医院进修培训,期内选拔20名以上高素质人才到省外进修;

  5、临床教学

  (18)每年完成临床课程教学200学时。每年接受医学院校临床实习生20-30名。接受一、二级医院进修生5-10名;

  (19)加强临床教学基础建设,充实教研人员,做好教学工作,实行教研与临床相互促进提高;

  (20)期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5篇/年;

  6、护理工作

  (21)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完善护理管理体系,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人员综合素质;认真执行《护士条例》,坚持依法执业;

  (22)建立护士绩效考评体系,科学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实施有效激励;重视护理人员配备,病区实际开放床护比≥1:0.4,ICU床护比达到1:2.5-3,手术室护士与手术间比≥3:1,母婴同室、新生儿室床护比≥1:0.6,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比例≥95%;

  (23)强化护理人员培训和培养,发展专科护理人才,有计划派出专科进修;建立专科护士培养基地,实施对本院及下级医院专科护理岗位如: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护理、手术室护理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三基”训练,合格率达100%;提高护士学历层次,大专以上学历不低于95%;

  (24)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内涵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25)积极推行“主护制”,强化医护协作,实行护理工作精细化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确保护理安全;

  7、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26)进一步整合医院的所有计算机信息应用系统,建立大数据仓库,实现全院信息系统的一网化,包括内外网的有效、安全的融合。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全面实现信息共享;

  (27)加强软件系统建设,完善电子病历系统,建立医院控费系统、供应室追溯系统、心电网络、体检软件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医疗质量管理系统等,实现信息化管理;

  (28)加强无线医疗网络服务系统。实现无线移动查房,方便临床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29)完善住院病人和设备、器材的条码系统,进一步扩大医院条形码的使用范围,加强病人识别管理,确保病人安全;

  (30)进一步加强医院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实现办公的无纸化、网络化。进一步加强医院网站的建设,向全社会提供系统信息化服务;

  8、医疗设备购置

  (31)进一步完善基础设备、急救设备的配备。有计划地逐年更新,确保设备齐全完好。期末医院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达3亿元;

  (32)增加专科设备和实验室设备的投入,保证市级重点专科实验室设备的配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充分满足临床诊疗及科研工作的需要;

  (33)重点引进先进的大型设备,按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并根据相应的学科水平、人才队伍有计划地引进更新DSA、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引进的大型设备符合自动化和数字化要求,大型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检查全部实现网络化巡查和智能判断;

  (34)健全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功能模块,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9、医院基础建设和平安医院建设

  (35)以三甲级医院建设为标准,在南侧增盖一栋病房楼,扩大医院规模,开放床位达到800张以上,全院占地面积达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3万平方米,满足医院发展和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36) “十三五”期末,医院绿化面积达到卫生部规定标准;绿化面积占医院用地总面积≥35%,可绿化面积覆盖率达40%;

  (37)医院内部医患纠纷、刑事案件、治安事件和安全隐患明显减少,医院治安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38)通过规范医疗行为,使医疗执业环境明显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39)完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推进医疗纠纷规范化管理。

  10、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及绩效管理

  (40)全面开展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加强医院内控管理,降低成本、增收节支,科学合理筹集、分配、使用资金,使医院管理由粗放式管理转为精细化管理;

  (41) 建立出库物品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库存管理办法、领用物品管理制度、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月度成本对账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以及药品和耗材成本管理等一系列全成本管理具体制度;

  (42)制定并逐步完善基本数字预算表、大型设备购置预算明细表、固定资产购置预算明细表、维修费用预算明细表、收入支出预算表及专项假话开支预算表,以上表格相互衔接,组成医院预算体系;

  (43)以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手段,管理服务于医院的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最终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

  (44)制定水电成本控制管理办法,将水电成本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体系;

  (45)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技术含量高、风险系数大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以定岗定编为依据,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

  11、党风廉政建设及医德医风建设

  (46)紧密结合医院中心工作,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持久地治理商业贿赂和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职责”,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

  (47)完善医德医风考评方案和量化标准,将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定期考核直接挂钩。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完善医德医风档案;

  (48)建立出院患者回访制度,开展一级回访,完善二级回访,试行三级回访,总回访率达到90%以上;

  (49)建立完善满意度管理办法,开展院内院外满意度调查,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其中患者综合满意度达到95%以上;

  12、职工利益

  (50)建设文体娱乐中心,完善职工文化娱乐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51)落实国家政策,逐步落实职工保险;

  (52)完善绩效考核方案,认真执行国家调资政策,逐年提高职工收入,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53)每年组织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为女职工购买4种特殊疾病保险;

  13、主要数量、效率、质量指标

  (54)门急诊量逐年递增15%以上,期末门急诊诊疗总人次≥60万人次;

  (55)出院人次逐年递增10%以上,期末出院病人≥5.3万人次;

  (56)手术量逐年递增10%以上,期末手术量≥1.1万人次;

  (57)住院病人平均住院日≤11天;

  (58)期末开放床位达到800张以上;床位使用率达标;

  (59)业务收入每年递增15%,期末年业务收入≥4亿元;

  (60)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体系,各项质量指标达到三级医院标准。

  二、主要工作措施

  1、以卫生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标准为指导,全面加强医院建设。确立社会主义的办院方向,注重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健全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坚持依法执业,全面推行院长负责制,落实院、科二级管理体制,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提高运营绩效,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沧州地区一流二甲医院地位,强化区域医疗中心功能。

  2、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政府的要求,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化,积极实施医院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建立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行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财会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适应医疗保险发展需要,提高医院在医疗高端市场中的竞争力。

  3、以人才兴院为重点战略,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创造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个人价值的体现。在全院牢固树立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创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

  4、以开发高端技术为目标,加强重点专科建设。要引进和开发国内、省内的先进技术,落实项目开发责任制,制定激励措施,组织项目攻关,为新技术项目上马创造必要条件。加大对外合作的力度,与国内外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实行横向联合。大力开展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工作,在人才、设备、床位上全力给予支持,加大奖励力度,发展省级重点专科,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

  5、以加强质量管理为重点,确保病人安全。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在全院确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和完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为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细化医疗核心制度的具体内容,加强核心制度的培训、教育和执行,用制度来保证医疗质量。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健全医院、科室、个人三级质控网络,及时查找和发现医疗质量缺陷,研究落实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提高整改效果。重视重点部门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强化院内感染控制。加强督促、指导、检查、考核工作,规范医疗行为,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6、以病人满意为目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完善服务设施,调整医疗布局,改进医疗流程,方便患者就医,最大程度解决看病繁、看病难的问题。美化就医环境,优化住院条件,改善病人就医体验。加强服务环节的链接,完善服务接口流程,实行无缝衔接。强化行风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医德规范教育,端正行业作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7、以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手段,积极实施医院精细化管理。加强医院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统计功能,加强工作状况和效果分析,为医院决策和政策调整提供有力依据。加强财务物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经济有效运行,合理组织经济收入,有效控制支出。认真开展全成本核算,积极实施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努力降低医疗成本。

  8、以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为主体,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团结协作、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强化民主监督,实行科学决策,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团结一致、坚强有力的医院领导核心。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强化选拔任用、任期考核工作,认真做好管理干部的培训培养,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强化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懂业务、讲奉献、善管理的中层干部队伍。建立和完善科学管理模式,以目标管理为重点,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效能,使医院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篇4】2023年中医院工作总结

  XXX医院“十二五”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我院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资金,实施建设,实现了从旧到新、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能够为群众提供更安全、便捷、经济、适宜的医疗服务,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我院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现将“十二五”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中医为主办院方向,坚持继承创新工作方针,实施“三名三进”(名医名科名院与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和“科教兴院”发展战略。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适应中医药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工作先进县“龙头”单位和临颍县中医药“基地”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为提高广大人民健康水平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20xx年-20xx年工作情况

  五年来住院人次由20xx年的2127人次增加到2955人次,门急诊人次由20xx年的12768人次增加到49172人次,手术4500台,业务收入由20xx年的867万元增加到1980万元,固定资产由20xx年的693万元增至1138万元。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社会效益也有了更好的发展势头。

  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医院的发展,把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列入20xx年十大民生工程,改扩建后的中医院占地面积约30亩,建筑面积约27100平方米,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775万元,工期两年,开放床位400张。主体工程分为两部分:一是新建一栋十二层的病房楼,二是新建一栋五层的门诊医技综合楼,中间是三层连廊。设置内科、外科、骨科、血液科、中风科、儿科、妇产科、肿瘤科、颈肩腰腿疼科、康复理疗科等10个病区,内部设施一流,服务功能完善。

  新院楼建设项目于20xx年3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截至20xx年10月22日,十二层的病房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现阶段十二层新病房楼和五层门诊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十二层病房楼装修正在进行中,五层门诊楼正在进行内墙粉刷,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新院楼的正式启用,标志着临颖县中医院迈进了一个全新的跨越发展历程。我们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高水平管理,全面提升

  医院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全力打造全县人民群众需要的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中心。

  四、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狠抓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我院的首要任务。

  (一)基础医疗质量: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修订了《医疗质量控制与考核标准》,采取平时督促与集中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病历书写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使医疗质量有所提高,促进并保障了医疗安全。

  (二)严格医疗文书质量:要求医生严格按照《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规范》书写病历,结合既往病史中存在的问题,反复组织全体医生进行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开展医疗病历质量提高控制以奇数斜规范培训,尤其是对住院病例中的现病史及病程记录等资料的书写要点进行了重点学习、强调,修正了部分病例书写内容。

  (三)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处方书写。组织全体医、药、护人员培训学习,每月医疗检查随机抽查当月处方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通过严格把关,处方书写质量有所提高,处方书写合格率增加,促进了合理用药,保障了医疗安全。

  (四)组织业务学习及业务讲座。医务科组织全院性业务学习,内容包括病历书写、处方书写、文书书写等。要求参加学习人员签到,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课后自学,巩固学习效果。

  (五)外出进修、学习,包括长期进修、短期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等,每次外出学习,均进行完整的登记备案,规范程序、手续。五年来,共有23人到省市县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五、继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我院坚持把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工作主线,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优化临床路径,做好定额补偿工作,开展平价医疗服务,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人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计划下半年对全县乡村医师进行一次中医药知识及技能培训。为有效缓解基层卫生院人才短缺问题,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服务水平,今年我院将继续派出医疗专家到乡镇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对口传帮带作用。深入开展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高规格引进培养中医人才

  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根本,只有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才能形成学科的优势。为了确保各科室有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医疗团队,我院今年将继续依托省级医院专家优势,根据科室发展需要,选送15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深造,重视低年资、低职称、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医师的发展与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尽快成为医院科室的带头人。同时积极引进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9名,高级护理人员20名,增加我院医疗团队顶尖人才和业务骨干力量,特别是对中医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要适当放宽条件,以逐步形成较强势的中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着力加强职工的“三基三严”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计划进行两次急诊急救演练,每季度一次基本技能培训,每周一次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对无资质人员每月进行一次考试,使其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加考试。同时继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举办医疗、护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院办学分考评等级制度,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在职教育培训深造,积极撰写论文,要在全院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医院整体技术实力。

  七、以重点专科为抓手,推进医院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

  医院的学科建设不仅代表着医院的水平和特色,决定着医院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而且与医院的形象和声誉也密切相关。我院本着“创名院、建名科、出名医”的战略目标,按照“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巩固骨科、血液科的重点专科建设,加大脑病科、康复科的重点专科建设步伐。重点专科人员要重点配备,设备要重点投入,条件要重点改善,分配要重点倾斜,真正做到“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治、治有专方”,打造出特色优势明显、专业技术精湛、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临颍县中医院知名服务特色品牌。同时,以点带面,

  重点专科带动基础学科发展,外科配备腹腔镜后,积极开展新业务新项目,逐步独立完成操作,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妇产科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项目,提高知晓率,加强急诊能力和重症监护能力建设,培育重症监护人才,提升应对突发事件和重症病人的救治能力。

  八、继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树立职工大局意识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医院和谐发展的精髓。进一步强化医院文化的内涵建设,倡导人文精神,规范医务人员服务礼仪,让具有当代文化特色的服务礼仪走进医院。采取多种形式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医务人员爱院、爱岗、爱祖国的思想情操,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xx年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到新乡万仙山进行拓展训练,增强了全体医务人员的团队意识,激发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5〃12护士节举办“医院梦〃我的梦”演讲比赛、“读经典·背方剂”知识竞赛等活动,展示白衣天使风采,激发全院职工把个人梦想汇聚成医院梦、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中医院的工作热情。确定院徽,使其彰显中医特点和中国传统特色,表达中医院立足临颍厚土长足发展的理念,象征着中医院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医院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九、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医院影响力

  一是加强院内宣传工作,巩固医院品牌地位。开展护士向病人介绍医生活动,推出出院患者院科两级电话回访制度,通过病人在住院期间,护士向病人及家属推荐介绍本院医生的专长专病特色诊疗技术,出院后,科室主任、主治医生定期对病患电话回访,询问病情恢复情况,并给出合理保养建议,增进医患沟通,既能增加医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又是医院行风建设的有效监督窗口。

  二是加强院外宣传工作,提升医院品牌效应。由专人组成信息科,千方百计对我院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收费加以宣传,是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通过义诊活动、发放宣传册、名医名家讲座,宣传医院的文化建设、工作理念,扩大医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升医院的知名度,进而提高医院的门诊量、住院率,打造医院的服务品牌建设。

  三是突出医院文化的个性化追求。个性化的就是品牌,个性化既是一个医院文化走向成熟的表现,更是长远发展的内在需求。20xx年,我们设计了自己的院微及相关标识。今后,我们将这套系统应用于宣传、标牌、标示、信封等资料和医院用品上,突出中医院的文化个性和特色。

  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院管理的主线。我院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改进干部作风的有关规定要求,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医德医风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等活动,开展宗旨教育,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要求全体医务人员进一步强化“病人至上”的思想,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紧紧围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药费用、减轻群众负担,狠杀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惩治并重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重点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质量较高、费用较低的医疗卫生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进一步规范医疗收费行为。严格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和费用查询制度,严禁无医嘱收费,自立项目、分解项目、套用项目收费等违规行为,院质控小组将对照收费标准每月进行检查。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政治业务的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才技术的引进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全体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有待深化,医疗技术水平和医患和谐的氛围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立足现实,群策群力,以更大的工作热情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全力推进中医院再创佳绩。

【篇5】2023年中医院工作总结

  我县医疗保障事业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了良好开局,全县医保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医疗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为我县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我县医保局“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总结和“十四五”谋划及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1、机构组建平稳有序,民生工程稳步推进。

  望江县医疗保障局于2019年3月份正式挂牌成立。为形成联通互动的工作网络,我县建立县级医疗保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能,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下沉医保经办力量,完善乡镇、村两级医疗保障组织,乡镇明确2~3名医保工作人员,村级明确1名医保工作人员,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窗口、有制度、有经费,实现所有乡镇、村全覆盖。及时出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健康脱贫兜底“351”和“180”工程等四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协同互补,形成保障合力,从制度上保障了医保民生工作有序推进。成功开通长三角地区城镇职工医保慢性病门诊异地结算业务,大力推进跨省异地结算工作,截止2019年12月底,我县城乡居民医保市外异地直接结算5358人次,结报金额5424.81万元。2019年我县参保人数为60.3万人,城乡居民58.05万人,职工2.25万人,征缴保费5.13亿元,基金总支出5.59亿元,住院88973人次,住院支出41317.49万元,门诊100.3万人次,门诊支出10625.84万元,大病保险补偿18809人次,理赔金额3981.9万元。医疗救助支出2149.95万元。2020年我县参保人数为592179人,城乡居民570179人,职工2.2万人,2020年1-9月份基本医保基金支出2.84亿元,其中住院4.56万人次,住院支出2.14亿元,门诊40.81万人次,门诊支出7011.20万元。大病保险补偿1.59万人次,大病保险支出2650.87万元。

  2、扎实开展基金监管,推进医保改革成果落地

  坚持“严”字当头,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工作,对全县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房进行全覆盖监管。已约谈定点医药机构16家,暂停定点资格6家,取消定点资格1家,扣减医保费用627.82万元。我县率先实行 “17+13+X”谈判抗癌药品“双通道落地”,除县级医院外,开通了一家特殊药品定点零售药店(安徽天禾大药房有限公司望江县香茗山分公司)。“17+13+X”谈判抗癌药品在县内医疗机构已落地采购使用了15个品种,采购量为31158个计量单位,采购金额为287.96万元;在县内定点零售药店已落地采购使用了2个品种,采购量为150个计量单位,采购金额为1.75元。

  3、“五心医保”党建引领,医保扶贫成效显著

  2019年全县享受贫困人口综合医保政策人数86700人,贫困人口参保率为100%,并对新增进出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综合医保支出为18014.99万元。住院实际补偿比为84.13%,门诊实际补偿比88.63%。

  2020年全县享受贫困人口综合医保政策人数86894人,贫困人口参保率为100%,截止2020年9月底我县贫困人口综合医保支出为8668.1万元,住院实际报销比为84.29%,门诊实际报销比为88%,累计贫困人口慢性病证办理15508份,基本实现应办尽办。

  结合机关党建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局引领、镇村联动模式,打造“贴心服务、专心学习、耐心管理、齐心配合、清心办事”的“五心医保、五星服务”党建品牌。

  二、2020年工作总结

  1、以机构改革为统揽,实现医保工作规范有序运转。

  我县有序推进医疗保障局下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撤销了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和医疗保险事业管理管理局,成立了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和县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整合医保业务职能,节约行政资源,构建了一体化、专业化、高效率的医保体系,克服了改革前的原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局和新农合职责交叉、监管责任不清等弊端。经过整合,重复的职能合并办公,提高了整体的行政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彻底杜绝了重复参保等问题。机构整合对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医疗救助的各项手续办理可以实现一站式解决,之前部门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都在一个部门内部之间得以化解,百姓办事不需要到处跑,到处问,真正做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更加惠民便民。

  2、以疫情防控为抓手,稳步推进医保民生工程。

  疫情发生后,我局迅速传达贯彻落实上级医保部门相关工作部署,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做好疫情防控救治保障有关事项,就确诊患者的救治和防控物资的保障提出明确要求。 1月23日和2月12日,我局分两次主动向我县定点救治医院县人民医院预拔医保基金100万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定点医疗机构不因医保支付政策影响救治,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药品供应保障充足。及时出台《望江县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实施方案》,对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为5个月,累计减征402万元。引导办事群众和单位实行“不见面”办事,推行“网上办”“电话办”等非接触式办理方式。

   城乡居民:2020年1-9月份全县城乡居民实际参保人数为570179人。全县城乡居民医保应筹基金4.56亿元,到账资金4.6亿元,其中:上级补助3.14亿元,个人缴纳1.43亿元,利息收入304.09万元。2020年1-9月份基本医保基金支出2.84亿元,其中住院4.56万人次,住院支出2.14 亿元,门诊40.81万人次,门诊支出7011.20万元。大病保险补偿1.59万人次,大病保险支出2650.87万元。

  城镇职工:2020年1-9份实际参保人数为2.2万人。职工医保基金收入6137万元,其中统筹资金3381万元,个人账户2756万元。2020年1-9月份职工当期基金总支出4607万元,其中个人账户支出2044万元,慢性病支出769万元,住院支出2238万元。

  2019年医疗救助资金结余631.35万元,2020前三季度中央及省下达县财政3110万元,县财政实际拨付到医保局帐户2000万元。2020年1一9月医疗救助4.22万人次,实施直接救助支出1470.59万元。

  3、以健康脱贫为导向,打赢打赢医保脱贫攻坚战。

  对照扶贫部门提供的人口底数,全面排查贫困户及边缘户2020年基本医保参保状态,重点针对2014-2015年已脱贫人口和建档立卡边缘户进行筛查,5月份发现23个边缘户人口因其低保核销而未能及时参加医保(低保户医保由政府代缴),已动员其补交,确保贫困人口和边缘户应保全保。同时依据新增或清退信息,实行动态管理。贫困人口慢性病证办理15508份,基本实现应办尽办。

  截止9月,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6987人,享受综合医保对象86894人。贫困人口住院总费用(含特殊慢性病门诊)10282.73万元,基本医保基金支付6344.58万元,大病保险基金支付1013.82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支付1010.5万元,兜底资金支付299.2万元,享受兜底2219人次,实际补偿比84.29%。

  贫困人口慢性病总费用2432.75万元,综合医保支出1864.95万元,“180”支付金额406.84万元,享受33212人次,实际报销比例93.38%。

  在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执行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在省内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合规医药费用通过综合医保“一站式”结算。

  4、以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为原则,全面落实各项监管措施。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以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对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缓解因病致贫、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受监管制度体系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约,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基金监管形势较为严峻。县医保局继续把打击欺诈骗保作为全县医保系统首要任务,以四月份“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集中宣传月为抓手,开展各类医保政策培训6场次,培训医保定点机构负责人、医保工作人员、医药机构从业人员等各级各类人员800人次,组织医药机构244家、医保医师522人、护师645人、药师86人、参保人员102人签订承诺书。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医疗专家、院校专家、参保人员等社会各界选聘医保监管社会监督员,对医疗机构明显违规行为进行跟踪检查,推进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信息强制披露制度,依法依规向社会相关信息。

  5、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落实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

  我局接到市局下达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后,便把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迅速组建信息化工作专班,制定信息化建设台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各项工作。望江县新医保系统已于6月15日正式上线运行。做好相关医护人员和结算人员的业务培训,要求各有关医疗机构特别是窗口工作人员积极向参保人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及时在望江医保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相关信息,合力引导舆情,努力保障信息系统平稳过渡。

  6、以“五心医保,五星服务”党建品牌为引领,扎实推进行风建设。

  深化党建工作创新。围绕“五心医保 五星服务"党建品牌创建,把稳找准党建切入点,用好用活“积分制考评"活动载体,注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推动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医保队伍。

  按照《安庆市医疗保障系统“新医保-心服务"服务品牌创建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行风建设,在医保经办窗口全面实施“好差评”制度。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相关要求,精简申报材料、取消无谓证明,努力实现让群众“简单办、跑一次、不求人”的目标。

  7、工作亮点

  一是创新参保缴费方式,扩大参保缴费渠道。首次开通微信、皖事通线上缴费功能,为参保群众提供了快速便捷的缴费体验。截止2020年10月份通过微信缴费人数达36029人。

  二是创新引入第三方协查,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引入第三方参与定点医疗机构专项检查是我县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医疗保障基金管理效率和水平、确保医疗保障基金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引入商业保险机构等第三方力量,检查定点医药机构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行为,有助于发现定点医药机构违规套取医保基金及过度诊疗等共性问题,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审核规则,丰富监管方式,提升监管能力,全面保障医保基金安全。

  三是大力推广医保电子凭证,提升医保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医保电子凭证推广使用工作的培训与指导;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推广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和使用,提升知晓率;通过定点医药机构张贴宣传海报,医保服务大厅开设引导服务台等方式扩大群众参与度。目前,全县医保电子凭证已完成激活2.4万余人次。

  三、“十四五”谋划

  (一)总体思路

  “十四五”期间,我县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坚持应保尽保、保障基本,基本医疗保障依法覆盖全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确定保障范围和标准。按照“补短板、抓提升、强管理”总体思路,不断提升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降低医疗机构的医疗投入成本,减轻参保群众的就医负担,围绕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更少生病”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二)重点工作:

  1、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坚持和完善覆盖全民、依法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职工和城乡居民分类保障,待遇与缴费挂钩,基金分别建账、分账核算。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2)规范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认真执行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补充医疗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衔接机制。

  (3)、扎实做好医疗救助和医保扶贫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托底保障作用,细化“十四五”期间医疗救助政策与“十三五”期间医疗救助支持健康扶贫政策,确保平稳过渡和有效衔接。

  (4)、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办法和运行机制,在全县全面推行职工、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2、落实“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

  (1)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诊疗服务项目贯彻医保药品目录管理政策。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政策,做好各项政策落地执行工作,将治疗癌症、罕见病、慢性病和儿童病等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及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规范医保总额控制、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医保付费方式,稳步推进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逐步建立以保证质量、控制成本、规范诊疗、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为核心的按病种付费,发挥医保支付的激励约束作用。

  (3)严格执行医共体、日间手术、日间病房、远程诊疗、互联网医疗、家庭病床等医疗服务新形式、新形态的医保支付政策,研究出台县域范围内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总额控制办法,积极推进医共体医保管理相关工作。

  (4)落实“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逐步实现医保互联网缴费和刷码支付。

  (5)严格执行药械招标采购改革相关制度,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在药械采购与监管平台的“三流合一”。

  3、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1)严厉打击各类欺诈骗保。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作为医疗保障部门首要职责,把严厉打击欺诈骗保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开展专项治理,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推进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监管。

  (2)加强医保基金监管队伍建设,提升依法依规监管能力,建立独立、高效、专业的执法队伍,充分发挥社会三方力量监管作用,做到“人防、技防、专防、社防”相结合。

  (3)建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保信用评价管理机制,构建医保信用评价结果与医院的绩效考核、医保费用结算挂钩的衔接机制,积极推动将医保领域信用管理纳入社会公共信用管理体系。

  (4)全面提升医保基金监管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医疗服务智能监控系统,推进建立医疗保障信息大数据决策分析平台,对医疗基金的各项收支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综合风险预警监测,医疗风险、药品风险、医生风险及参保人风险预警。发挥第三方监管力量和专家库作用,每季度一次病案评审,推进基金监管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扎实推进“两试点一示范”工作,完成医保智能监控,推进事前提醒、事中监控、事后处理全过程管理。

  4、推进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1)加强和完善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加快信息化队伍建设,理顺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

  (2)加快推进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不断满足医疗保障体制机制改革需要,为我县医保改革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3)积极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抓好医保编码标准落地,做好医保信息数据安全保障工作。

  5、持续优化经办服务

  (1)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服务体系。按照打造人民满意的医保公共服务的目标,形成县、乡、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

  (2)推进医保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规范经办服务大厅,规范公共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流程,逐步实现县域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

  (3)深入推进异地就医结算,不断扩大异地就医结算业务种类和范围。

  (4)加强医保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医疗保障工作实际,加强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和业务培训,进一步强化执行能力,增强领导干部善作善成的本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典型引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争当干事创业好干部、争创干事创业好团队,建设一支“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干”的医保队伍。

  6、健全应急保障机制

  健全应对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突发药物事件等医疗保障服务应急保障机制,通过即时调整医保定额、加大支付比例、药品应急供应等措施,提升医疗保障应急能力。

  7、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1)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同志关于新时代医保工作重要论述,强化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健全完善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年度中心组学习计划。

  (2)扎实推进行风建设。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扎实开展行风建设,不断改进服务措施,优化办事流程,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医保经办服务。加强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坚持业务建设与廉政建设“两手抓”,实现业务能力与廉政建设水平同步提高,打造与新时代医保公共服务要求相适应的经办专业队伍。

  四、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要高度重视宣传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工作。近期已出台相关文件,印发望江县宣传医保电子凭证宣传海报,加大定点医药机构的激活和推广,要求两定机构切实做好宣传,引导就医、购药人员开通医保码、使用医保码。

  二要完成医保信息化建设,提升医保报销效率。

  大力推进医保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按照全国统一的国家医保信息化建设部署及省、市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要求,统一医疗保障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建立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

  三要坚决完成医疗保障脱贫攻坚硬任务。解决贫困人口 “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加强动态监测和精准参保,探索对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分类补助。继续推进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各项工作,逐步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的回归。进一步加强医保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努力提高贫困人口对综合医保工作的满意度。

  四要助力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付制度,做好基金结算工作。大力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县域内就诊率,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五要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建设医保智能监控系统。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监管队伍,探索购买第三方监管服务。及时回应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持续对定点医药机构开展专项稽核,重点打击定点医药机构超范围经营、挂床治疗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失信定点医药机构的惩戒处罚力度,促进定点医药机构自我规范。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完善医保智能监控系统,聘请相关专家对监控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和研判,以便及时发现违规问题并进行相关预警。

  六要做实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工作,全面推行线上参保缴费。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好城乡居民保费征缴工作。全面清理参保数据,防止重复参保和漏报情况发生,确保实行应保尽保。加强医保政策宣传,切实调动城乡居民参保积极性,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参保覆盖面。全面推行线上参保缴费。

【篇6】2023年中医院工作总结

  县委办、县政府办:

  根据石办明电〔2020〕52号通知要求,现将十三五期间及2020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三五”卫生健康工作总结

  “十三五”期间,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完善、健康扶贫工作稳步推进,以着力推进健康石台为目标,深入改革医药卫生体制,夯实医疗卫生基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高质量发展。现将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批卫生健康基建项目顺利投入使用。2014年县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立项启动。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建筑面积12950.89平方米,占地面积11087.40平方米,2019年8月26日投入使用;2017年县医院医技综合楼改造项目立项批复,大楼总投资约1100万元,2020年3月竣工投入使用;2018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业务用房改造项目实施改建, 2019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县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主要内容为改建PCR实验室,购置PCR实验室设备等。项目总投资1375万元。目前该项目完成PCR实验室改建工程及设备采购共29台套安装到位,有6台套设备预算资金807万元参数已经制定完成,现在提交到县招标采购中心,拟本月中下旬挂网招标采购。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紧紧围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十六字方针政策,切实开展分级诊疗工作,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我县于2017年12月启动运行医共体试点,实行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2020年,根据省、市部署要求,我县完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任务出台《石台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实施方案》。通过“两包三单六贯通”建设路径,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切实增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十三五”末,全县有医疗卫生单位113家,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家,民营医院1家,个体诊所 16 家,乡镇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81所。全县卫生技术人员 582 人,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 5.29 人,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161人,执业医师(助理)193 人,注册护士 220人,平均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75 人,千人口注册护士2.0人;病床558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 5.07张。十三五期间,共完成8个卫生院16个健康病房改造、新建村卫生室4所、维修改造村卫生室18所;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DR、生化仪、B超机、血细胞分析仪等医疗设备;为78所村卫生室配齐了健康一体机、药品阴凉柜、升高体重计等基础医疗设备。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级医疗单位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一是人力资源得到进一步补充。十三五期间通过人才回引、常规招考、三支一扶等形式,县疾控中心共引进专业技术人员16名,其中,中心本部8人,乡镇血防组8人。通过人才引进,极大的缓解了因人员不足对工作影响;二是实验室检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县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91万元,为县疾控中心增添生活饮用水检测设备,使水质检工作基本达到县级标准。三是已经由单一传染病防控向疾病综合防控转变。十三五期间通过死因监测、肿瘤登记、慢病危险因素及成人营养监测、儿童口腔、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等项目实施,疾病防控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已经由单一传染病防控向疾病综合防控转变。四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进一步明确。为了进一步明确我县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十三五期间在省血防的大力支持下,2017-2019年在我县大龙湾流域开展传染源调查,经调查发现我县主要传染源为野鼠,为了下一步工作明确了方向,具有指导性意义。

  (五)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继续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十三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截至2020年10月,居民健康电子健康档案建档87113人,电子建档率87.99%;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12023人,健康管理率72.86%;高血压患者管理9432人,规范管理率78.86%;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2580人,规范管理率80.93%;严重精神障碍患管理648人,健康管理率99.85%;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率100%;老年人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为81.17%、75.88%;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14%;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和及时率分别为100%、100%;以家庭医生团队为载体,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强化医防融合;继续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通过门诊治疗、随访、健康咨询、信息推送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服务需求提供精准健康服务。自2016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全县累计签约133854人次、重点人群累计签约68166人次,签约人群逐年增多,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深入开展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项目(2018-2020),积极开展健康就进社区、健康教育进家庭、健康教育进学校等,向全县居民广泛宣传健康知识,特别是注重对贫困人口的宣教,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健康素养。截止目前,石台县开展了2次健康素养监测工作,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的健康水平,对今后的健康宣教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更好的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健康宣教政策和方案。从2017年开始,县医院进行健康促进医院申报工作,2019年成功创建健康促进医院,通过健康医院的创建,提升了整个医院的就医环境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素养。

  (六)卫生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十三五”期间,建立健全县卫生监督执法网络,配置了行政执法记录仪。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重点开展了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加大了传染病防治监督、母婴保健监督和医疗机构监督工作,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健康权益。

  (七)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健全以公立中医医院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社会办中医共同发展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综合性医院和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室和中药房。促进社会办中医加快发展,到2020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提供的中医服务量达到20%。放宽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准入条件,加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加强中医护理人员配备,提高中医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护理水平。实施中医药“四名”工程,提高县中医院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诊疗能力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省级专科专病,建设中医专科专病联盟,重点推进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联盟建设。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宣传推介一批中医名医,重点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中医领军人才,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到2020年,所有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升基层西医和中医两种手段综合服务能力。

  (八)卫生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十三五期间,我县稳步推进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内容为基层HIS、基层EMR、基层公卫、家医签约、与“智医助理”对接、与省市平台接口、医共体药品管理及电子健康卡支持环境改造等。已完成基层云HIS、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公卫服务两卡制改造)、家医签约、医共体药品管理和电子健康卡环境改造等工作,实现了区域内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和调阅;通过电子健康卡受理环境改造,使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时可通过电子健康卡进行便捷的身份认证。

  (九)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十三五”期间,我县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稳定发展,每年都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5%以上,尤其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覆盖、开展计生“村为主”合格村(社区)创建、强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实施人口基金项目、拓展计生服务新项目,推进转型发展、建立计生共享信息交流通报机制、提升广大群众计生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十三五期间,年度总人口由2016年总人口111073下降到2020年的10974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由2016年2.66‰下降至2020年的1.92‰,出生政策符合率一直保持在省、市要求以上,由2016年的88.69%到2020年的98.71%。

  (十)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扎实开展纠正医药领域不正之风活动,普遍实行了政务、院务公开,加大了医德医风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力度,医疗卫生服务态度不断改进,卫生行业作风明显好转。

  二、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以赴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县卫健委认真落实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推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若干专项工作组,调集全县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医疗救治、疫情防控专家组及应急队伍,开展医疗卫生人员全员培训,积极做好人员、物资保障,统筹协调全系统防控工作;组织召开专题部署会、推进会,制定防控工作方案,细化防控措施,各医疗卫生单位取消春节假期,全员上岗,坚持值班值守,加强病例排查、疫情监测、健康管理,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选派2名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发挥指挥部办公室协调指导作用,在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措施。

  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毫不松懈,将核酸检测作为常态化防控落实“四早”措施的首要举措,因地制宜扩大筛查范围,对入境人员等8类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对群众外出务工、商务、就医等其他人群“愿检尽检”。全县累计完成核酸检测9565例,结果全部阴性;持续开展冷链食品、农贸市场及海鲜超市等排查、检测各类样本729份,结果全部阴性;制定印发了《石台县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石台县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方案》《石台县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实施方案》及《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全面部署、推动秋冬季防控工作启动落实;加快核酸实验室建设,提升检测能力,县医院、县中医院和县疾控中心已建成PCR实验室,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确保一旦疫情发生,对疫情可能涉及人群开展全员检测;积极组织医疗防护物资储备和动态补充,能够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县卫健委按平战结合要求,积极申报抗疫国债资金700万元,组织制定了《石台县应急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细化采购清单,对重点救治药品、医疗防护物资、医疗救治设备等做好储备。

  (二)健康脱贫工程有序推进

  1.着力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对照交办的“1+2+3”共6个问题,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建立整改任务责任清单,坚持每周汇总分析、半月调度推进,推进整改工作落实。一是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水平。采取线上基础培训和线下实际操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乡村卫生人员43名。二是动态消除村医空白点。继续实行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派驻执业(助理)医师到村卫生室服务,全县共计派驻村医12名,并建立排查预警机制,实行村医“空白点”动态清零。三是实施“世行贷款”及“乡村两级临床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按填平补齐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装备,改善就医环境和条件。完成45个村卫生室的健康一体机的更新并投入使用及部分村卫生室维修改造,为6个乡镇卫生院配备DR、彩超、生化分析仪等诊疗设备、78个村卫生室配置药品阴凉柜、身高体重计等基础医疗设备,七都卫生院医技综合楼已经完工投入使用。四是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县域医疗服务资源,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和下沉,促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进一步增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积极实施分类救治工作。一是落实落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完成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16420人,签约率71.91%;签约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内含项目94566项,已完成92523项,项目执行率97.84%。二是实施大病分类救治。进一步拓展大病专项救治病至34种,建立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台账,实时更新完善“健康脱贫管理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2020年开展贫困患者大病专项救治213例,累计救治693例。三是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全面落实县域内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方便贫困患者就医,减轻垫资压力。

  3、做好重点疾病防控工作。一是加强贫困人口重点疾病防控,提高群众健康水平。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县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建档23034人。规范管理贫困高血压患者3630例、糖尿病患者92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352例。救助贫困肺结核病人10例、艾滋病病人7例、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1例、贫困晚血病人16例。二是加强水质卫生监测。联合县水利局组织县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于深入各村、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点和分散式供水点现场采取水样,对存在问题现场反馈,督促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认真落实相关整改措施,确保全县人民的饮水安全。上半年枯水期完成561个集中式供水点和70个分散式供水点采样、检测工作,共采集646份水样,646份水样均达标,达标率100%。下半年丰水期因部分集中式供水点调整,完成526个集中式供水点和35个分散式供水点采样、检测工作,共采集561份水样,561份水样均达标,达标率100%。

  (三)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县级公立医院运营情况:两家县级公立医院收入836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3%。药品收入5479.51万元,药占比34.24%。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6512万元,卫生材料支出4021.6万元,百元医疗收入中消耗卫生材料费28.6元。

  2.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印发《石台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石办发[2020]4号)分别建立了以县医院为牵头的七都、仙寓、小河、丁香、仁里、矶滩等6家乡镇卫生院为成员的县医院医共体、以县中医院为牵头的横渡、大演两家乡镇卫生院为成员的县中医院医共体。院长进行任命、两包(即医保基金包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包干)经费核算拨付等工作已落实,“三单”(即政府办医责任清单、内部运行管理清单、外部治理综合监管清单)建立三单六贯通的医共体运管管理机制,牵头县级医院与成员单位的乡镇卫生院建立严格转诊病种目录,与成员单位双向转诊畅通,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建立派出专家下乡镇,帮助成员单位能力提升。

  (四)加强疾病防控工作,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1.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和预防接种: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霍乱、手足口病、H7N9禽流感、碘缺乏病等重点疾病防控。截止12月31日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2种380例,报告发病率383.80/10万,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7种178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46.84%,报告发病率179.78/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5种202例,报告发病率204.02/10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3.16%。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预防接种:1-12月共报告接种13293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10.02%(13293/12082);认真开展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监测,截止12月31日,报告2例麻疹疑似病例,已按相关要求报告和采样送检。全县8个应报单位共有7个单位报告了10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均及时进行了网报,分类为一般反应。

  按照省市疫苗追溯系统会议要求,我县及时启动疫苗追溯工作,全县应有8个乡镇预防接种门诊、2个产科医院、1个狂犬病门诊和1个县疾控中心共12个单位实施疫苗追溯系统,通过安徽省疫苗追溯平台统计,均已实施疫苗追溯工作。

  2.肺结核、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截至目前救助贫困肺结核病人40例;救助贫困艾滋病病人18例。

      3.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全县完成春季螺情调查8个乡镇66个流行村2143个环境,合计调查面积2823.56万㎡,查出活螺环境767处264.73万㎡;开展药物反复灭螺8个乡镇58个村972个环境710.46万㎡。开展春节务工返乡人员及全县8个乡镇61个流行村常住人群血吸虫病询检查病32562人,询检阳性6378人,血检16382人次,血检阳性347人,粪检1442人,血阳治疗347人,人群扩大化疗380人;晚血救治36人;开展健康教育69789人次。

  (五)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1.持续推进全面两孩政策落实。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落实、协同推进。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书写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在县电视台和公交车播放公卫公益广告、“5.29”计生协公益活动等,广泛开展全面两孩政策、健康促进等各类群众喜闻乐见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全面两孩政策稳妥有序推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继续落实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制度。严格按要求实现“一次登记、全程服务”,县医院、中医院出生信息通报及时率98.10%。

  3、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各项奖励优惠政策。2020年全县国家奖扶对象2650人,打卡发放资金340.602万元(含市县扩面对象);特扶对象182人(含16名手术并发症对象),打卡发放资金85.622万元;独生子女保健费兑现1984人,打卡发放资金38.916万元;企业职工(含下岗)和城镇无业居民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兑现 195人,打卡发放资金39万元;城乡保优待计生家庭初步统计18134人,补贴资金预计55.762万元;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老年护理补贴发放 14人 ,打卡发放资金 10.08万元;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老年养老补贴惠及80人,打卡发放资金9.6万元;计生特殊家庭新农合代缴166人,代缴资金3.32万元;计生特殊家庭养老保险代缴86人,代缴资金1.72万元;购买意外伤害保险130户(包括手术并发症对象),资金1.2553万元;长效节育奖励资金常态化落实。计生特殊困难家庭“三个全覆盖”、关怀关爱行动均落实到位。

  4、拓展计生服务新项目,推进转型发展。结合本县实际,融合相关资源,今年完成市级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建设点24个,全县累计建成84个,覆盖乡村比例 100%;创建并申报1个省级新家庭计划和1个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示范点;我县率先完成3岁以下托育机构全市首例备案工作,推动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规范开展;完成7家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工作,其中4家公共场所已基本按照公共场所母婴室标准完成了母婴室配备,3家医疗卫生单位已基本按照医疗机构母婴室标准完成了母婴室配备;汇缴省人口健康基金会资金20.5万元,实际利用人口基金14.9万元,1682户计生家庭受益;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展了驻外地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回访指导,新成立石台县驻浙江省宁波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完成新市民健康促进“八个一”活动及“三留守”人员关怀关爱活动。

  5、进一步夯实基层人口计生工作基础。继续开展2020年“村为主”合格村申报创建工作,对2019年全县58个合格村(居)发放补助资金22.8万元;

  (六)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1、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一是切实推进县医院“两个中心”建设。推进石台县人民医院与市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由市人民医院派一名产科主治医师担任石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定期派送儿科、新生儿科专家到我县坐诊,加强管理和技术指导,健全完善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网络。实施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管理457人,橙色风险24人,红色风险0人,专案管理28人。2020年孕产妇死亡0人,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为5.71‰。二是加强妇幼健康管理水平。早孕建卡率93.93%,产后访视率98.05%,新生儿访视率100%。三是提倡自然分娩工作情况。截止目前,活产数463例,剖宫产33.69%。

  2、全力推进预防出生缺陷的各项工作。一是稳步推进免费婚检工作,参加婚前医学检查932人,婚检率94.52%,疾病检出人数80人,疾病检出率8.58%。二是扎实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020年参加国家免费检查378对,完成年度任务数94.5%。三是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发放叶酸工作力度。截止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数434人,筛查率93.7%,代谢性疾病筛查数454人,筛查率98.1%。继续开展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累计发放叶酸613人。四是母婴阻断项目孕期筛查590人,艾滋病阳性0,梅毒阳性1人,乙肝表抗阳性16人。

  3、继续做好贫困地区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及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一是9月份正式启动贫困地区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农村地区妇女乳腺癌筛查1132人,宫颈癌筛查3024人,完成任务104%,检出癌前病变3人,检出癌症2人。二是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包受受益儿童人数1248人,累计发放9250人次,发放率91%;有效服用率98%。

  (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6539份,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7095份,建档率为87.95%(87095/99010)。健康教育:统一订购喷绘宣传栏72期;各乡镇卫生院宣传栏更新472次,开展健康教育咨询59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453次。老年人保健:全县共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16485人,老年人健康管理9254人,健康管理率84.68%(9254/10927)。慢性病管理:各乡镇卫生院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11174人,规范管理9572人,规范管理率为51.26%(9572/18670),血压控制人数9295人,血压控制率为83.18%(9295/11174);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3049人,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2616人,规范管理率为29.93%(2616/8740),血糖控制人数2179人,血糖控制率为71.46%(2179/3049)。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0%,建卡率>95%;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率100%。

  (八)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患者就医安全

  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救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指导员指导工作。前三季度,县医院总计完成临床路径出院人次3693人次,占出院患者的70.9 %;按病种付费2005人次,占出院总人次38.5%;县中医院按病种付费出院病人272人占总出院人次29.9%,开展医患纠纷调解工作,成功调解县医院、县中医院医患纠纷各一起。加强中医药管理,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使用率,继续做好中医药普查工作开展贫困人口强直性脊柱炎摸排,做好贫困人口强直性脊柱炎医疗救治工作。

  (九)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完成行政处罚案件立案11件,结案4件;受理审核发放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86宗,放射诊疗许可证2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宗,医疗机构校验47家。

  完成国家双随机抽检工作69家,其中公共卫生60家、医疗卫生9家,监督完成率100%,完结率100%。开展县城区供水水质月检并结果公示10批次,监督检查农村饮水工程79家次、水质处理器经营单位4家。开展学校卫生检查,对3家学校进行卫生学检测和综合评价,完成高中考卫生监督保障任务。对4家非煤矿山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查办职业卫生案件1件。常态化开展全县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整治,监督检查11家医院,不良执业行为记分13条(医疗机构12条)。

  (十)积极推进老龄健康服务和大健康产业发展

  1.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为提高基层老年协会服务能力,5月中旬,市卫健委在我县举办了池州市第六期基层老年协会负责人业务知识培训班,我县52名计生专干和老年协会会长或秘书长参加了培训。截止9月底,全县84个村(居)建立老年协会共计76个,建会率90%;规范化45个,规范登记率50%,进度缓慢,县民政部门在社会组织登记中3万元资产证明标准较高仍是规范建会低的主要原因。

  2.持续推进银龄安康行动。成立了县银龄安康行动领导小组,印发2020年银龄安康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县银龄安康领导小组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为退休职工送上两份意外伤害保险,目前已有15个单位为247名退休职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费20100元。截止9月底,全县银龄安康行动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参保率73%(不含统保人群),目前已有三个乡镇达到目标任务数。农村五保、低保、重点优抚、计生特扶等重点人群统一参保3817人。

  3.制定印发《石台县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2020年行动计划》,推进大健康产业稳步发展。按时完成了市大健康产业重点项目的更新和调度工作。及时对七都镇生态健康小镇项目进行了省健康小镇项目申报。

  (十一)加强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2020年我县申报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1名,3名在校培养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毕业;2020年开展订单定向乡村医生培养项目,志愿填报18人,最终录取10人。继续做好县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2020年申报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招聘计划18名,其中13人通过赴高校简化程序招聘。其他卫生单位招聘5人,已落实4人到岗。

  (十二)认真开展扫黑除恶和三个以案教育等中心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部署、严密排查,广泛宣传,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时重要讲话精神。年初制定了《中共石台县卫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度理论学习计划》,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下发《县卫生健康委员会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若干要求》。认真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根据县委统一要求,结合卫健系统实际,深入开展以“四联四增”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进一步加强统战、意识形态、安全生产、环保、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制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创建和双拥等中心工作。

  二、2021年工作安排

  (一)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不松懈

  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巩固防控战果、强化防控措施。一是切实做好疫情高风险地区来(返)石人员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确保全覆盖、无遗漏。二是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设置管理,发挥“哨点”作用;强化核酸检测,对8类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及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三是持续优化常态化防控举措。继续强化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时段防控,落实进出管理、人员防护、健康监测、消毒等防控措施,做到排查、管控、监督、宣传、管理到位;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

  (二)全面落实健康脱贫工程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巩固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和督查问题整改成效,围绕“三个一批”工作目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培训指导,确保健康脱贫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二是统筹谋划县域医疗资源布局,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快实施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协作,规范开展健康随访、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咨询、健康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履约服务,提高履约服务质量。三是继续实施医疗卫生人员专项补充工程,逐步缓解基层卫生院临床医生紧缺的现状。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认知。督促各卫生健康单位结合门诊诊疗、公共卫生服务等日常工作,以及卫生宣传日等活动,采取发放资料、现场咨询、设立展板等形式,广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内容、服务形式,提高广大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规范制度流程,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进程;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质量进一步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县外住院人次占比较2019年下降2个百分点,到2021年底,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的目标。

  (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精心组织实施卫生健康民生工程。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建设,大力传播健康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免费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贫困妇女“两癌”筛查和贫困儿童营养包发放等工作,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妇幼健康服务。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做好县、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工作,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和专业队伍稳定工作,加强全县卫健系统队伍思想、服务能力、业务素质的培养建设。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和安置工作,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招聘规模,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支持基层在岗医生提升学历层次和接受拓展培训。



2023年中医科工作总结 中医院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本文来源:http://www.xanzxny.com/content-17-274939-1.html

《2023年中医院工作总结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